返回第322章羽化登仙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羽化登仙 (第2/3页)

决定先筹划好一切,等到入了秋天气凉快了再动工。

    到时候长安令可以征集秋冬劳役帮助张衡,只要人多,主体建筑修起来快得很,后期的雕花上漆和彩绘,可以慢慢来。

    刘志在长安一直待到七月底,这才打算回洛阳,好赶在中秋节之前回到宫中,陪伴母亲和妻子过节。

    此时边境上早已开战多时,正如段颎所说,西藏地区的战争毫无挑战性。

    那些氏族部落生产力十分落后,面对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提不起半点斗志。

    张奂负责整个战局的调度指挥,每到一处,都是先礼后兵,派人将皇帝的民族政策宣传下去。

    双方都是以谈判为主,氏族部落们本就没有什么家国观念,听说归顺之后不但不会受到奴役,国家还会大力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

    因此,不用动一兵一卒,几乎绝大多数的部落都开开心心地加入到大汉的怀抱。

    只有极个别的部落首领冥顽不灵,仗着地势险要,负隅顽抗。

    当然,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在大汉军队面前,纯粹就是螳臂挡车,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到了夏末初秋之时,整个西藏地区,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已经尽归大汉所有。

    其余的无人区域,被包围在中心地带,虽然目前还不打算开发,但按照常规,主权上也是属于大汉的土地了。

    至此,大汉的地图从马蹄形,变为了扁圆形,看地图的时候,再也不会让人觉得别扭了。

    而且,这些地区大多都是自愿归顺的,用不着浪费兵力常驻军队,只需要派一些行政和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经过朝廷商议,决定首先派人为他们改善居住条件,那边气候严寒,冬季漫长,若没有可以避寒的房屋,必然会导致生存艰难。

    等到了明年春天,帮助他们开垦荒地,扩大传统的耐寒作物青稞的种植面积。

    除了放牧牛羊马之类的,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高原,其他的粮食作物无法生长,唯有青稞成为了主打产品。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在本地的种植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

    但由于高原上种植条件差,青稞的产量又奇低无比,因此当地氏族部落的生活十分之坚难。

    刘志打算收复西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数年前,他便指示农学院在云州成立了分院。

    那边也适合种植青稞,作为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必须要尽快进行杂交研究,提高产量。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他收复西藏地区也便意义不大。

    幸好这两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正在研究的已经有两个品种表现优异。

    产量比从前的原生品种差不多翻了一番,虽然和中原的粮食作物相比,还是偏低,但比从前已经强了太多。

    也正是有了杂交青稞做底气,刘志才正式提出了收复西藏的计划。

    因为光是青稞产量翻番这个诱惑,就足以让他们心动到无法拒绝了。

    更别说还有其他各方面的诸多好处,直接包含了他们的衣食住行。

    西藏这边一切顺利,而远东地区的战役也正轰轰烈烈的展开。

    皇甫规所部和段颎所部,本就是边军中人数最多的两支军队,加起来有一万多人。

    西域和北匈奴本土军队加起来,足有两万人,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骑兵。

    虽然呼衍王有五万大军,但两位将军都信心满满,认为有这三万大军足矣。

    尽管如此,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辽东的一万军队,集结到边境上随时待命。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使命,由于边境线实在太长,也防止呼衍王的军队走投无路之下,窜入大汉境内烧杀劫掠。

    双方开战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了,以段颎为先锋,皇甫规为主帅,打得如火如荼。

    特别是段颎,带着一万武装到牙齿的轻骑兵,一路突击,目前已经深入敌境。

    但由于消息往来太慢,现在的情战况到底如何了,刘志还不清楚。

    不过有消息称呼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