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九章 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政制院工作报告以及新的规划 (第3/3页)

部分百姓的生活习惯很难在段时间内改变过来,如果有米面的话,没有人会选择吃红薯和土豆。”

    范仲淹提出异议道:“这似乎说明了一些根本性问题。”

    “是啊。”

    蒋堂感叹道:“这几年虽然朝廷轻徭役、减赋税,但贫困百姓还是非常多,特别是那些山区当中,即便粮食产量够养数倍于大宋丁口,可还是有相当多的百姓挣扎在生死边缘。”

    赵骏想了想道:“这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从今年开始,朝廷还是要继续施行新政,各类政策以后要常进行改变,不能墨守成规。”

    “你有什么想法?”

    晏殊问道。

    “要确切地改善贫困人口问题。”

    赵骏指出:“很多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而且宗族势力强大,古板守旧,即便有好的政策也很难传达出去,必须加大对基层的宣传工作。”

    现在粮食是完全够人吃的,很多平原区百姓,比如河南、河北的华北平原,即便家里再困难,也很容易获得渠道和信息。

    他们可以就近去河南府、开封府、大名府、应天府等地打工,所获的报酬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

    而且随着经济发达,手工制造业愈加繁荣,各类工坊如雨后春笋一样冒,用工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商人开始和地主们抢人,造成了地主阶级被迫降地租来挽回佃户人口。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肯定是一种良性循环,不管是地主降低地租,还是老板提高薪资,对于农民和打工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这也仅限于河北、河南、四川、江浙等经济农业发达的地区,像湖南、广西、江西、福建、贵州等多偏远山区情况就没那么好,很多山里依旧维持着以前的生态,贫民生活并不能得到改善。

    或许唯一的变化就是红薯、玉米、土豆、花生之类作物普及之后,原本他们挣扎在生死的边缘,现在哪怕在山区被收高额的地租,至少还能有口吃的,饿死的事情会变少许多。

    赵骏又强调道:“真正改善民生的最好办法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朝廷只能督促各地地方官府努力改善民生,把贫困百姓从生死线上拉到贫困线上,要想实现富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范仲淹问道:“汉龙,你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

    “做个规划吧。”

    赵骏说道:“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为了安抚归顺的将门勋贵,朝廷已经又组建了新的远航船队出发,预计明年他们就应该回来了,这次我给他们的目标是带回橡胶树和金鸡纳树。”

    “目前蒸汽机面临的问题是密封性一直得不到解决,所以没办法量产,但整体构造和功率上已经完全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几乎建成就能投入生产。”

    “蒸汽机投入使用的话,水泥厂就能实现自动搅拌,火车也能够建设,到时候就是大宋全国性地开展基础建设时期。”

    “预计五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大基建,需要的人口会非常多,所以我认为从今年开始,就要提前进行规划,把该打的仗打完,该改革的事项做好,以此让大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赵祯从历史里就找到了完整的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明,包括科学院那边其实就造了好几台原型机,燃烧效率、蒸汽压力、排气系统、活塞桥梁等等都已经完善。

    但至今为止,都没有投入量产,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没有橡胶作为材料。

    很多人以为蒸汽机没有橡胶一样能用,并非一定需要橡胶,这其实就是对蒸汽机的结构以及它的发展历史了解程度不够产生的误解。

    实际上在没有橡胶之前,蒸汽机的作用极为有限,基本上只能用于汲水。

    因为没有橡胶垫的话,以前的铅环密封不严,导致大量蒸汽泄漏,功率效率不高,也容易引起蒸汽发生爆炸。

    而瓦特改良蒸汽机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把原来的密封圈从铅环改成了橡胶垫,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使得蒸汽机能出现在火车、汽车上。

    如果现在赵骏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量产蒸汽机的话,那么造成的唯一后果就是,蒸汽机工厂各种爆炸,火车站“砰砰砰”的爆炸不绝。

    所以虽然蒸汽机的原理简单,甚至赵祯干脆就找到了蒸汽机的制作办法,可没有橡胶,就没办法完成蒸汽机量产。

    最后也不能一步步发展出蒸汽工业,再进步到油气工业以及电气工业时代。

    毕竟工业这个体系必须要按部就班。

    它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不能一拍脑袋说,既然蒸汽时代那么差,我直接跳过发展到油气时代就行。

    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从一到十很容易,可从零到一却难如登天。

    像我国建国初期,跳过蒸汽时代直接进入油气和电气时代,那是因为全世界都有现成的油气和电气工业,老大哥帮忙加上自己引进,总归能摸索出道路。

    可在全世界都是封建农业社会的情况下,伱想进入油气和电气时代,你哪来的工业基础?哪来的材料?哪来的技术和体系?

    光一个从石油橡胶里提炼出化合物,就需要基础的化学工业能力以及无数的实验、原理探究等等。

    因此赵骏只能先发展出蒸汽工业,有了蒸汽工业做为基础,以后的道路就会顺畅许多,他有生之年或许能见识到人类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怎么,今年又要开始新政了吗?”

    范仲淹跃跃欲试。

    “嗯,是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赵骏点点头道:“最难的路是第三次庆历新政,但总算是挺了过来,即便是宫廷刺杀,我们也都顶住了压力,以后会越来越好。”

    “你打算怎么做?”

    “开始第四次新政规划吧。”

    “具体内容呢?”

    “我会在这两天做好,大家再商量就是。”

    “嗯。”

    范仲淹应了一声,非常激动。

    从赵骏景祐改制开始,他们的新政就已经开始实施。

    先是庆历元年考成法,整顿官场和吏治。

    接着庆历二年全国大减负,轻徭役、减赋税,鼓励商业,安稳民生。

    再到庆历四年五月,全国性军队改制,然后是去冗费、裁军队、搞发展、重科学。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从官场到军队,从民间到朝廷,几乎焕然一新。

    而目前唯一还没有完成的改革,就是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了。

    这个东西也是个大雷,一旦处理不好,全国地主大规模抗议乃至起兵造反都有可能。

    所以赵骏跟处理冗军一样,都没有立即动手。

    现在。

    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