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 (第2/3页)

    “不过,朕并没有杀他,也没有让他退出中枢,而是入养心殿,担任朕的贴身秘书。”

    “朱英落得这般结局,也是他自己作的,不过他当时岁数也大了,能有这样的结局,乃是朕的宽仁所至。”

    “不过,他半生积蓄也没了,白贪了。”

    “第六是年富。”

    “年富的功劳,除了荡平湖北之外,还有为皇子老师,入阁后的种种功绩,所以朕觉得他该排在第六。”

    “无可厚非。”

    “第七是白圭。”

    “白圭十分可惜,他的能力几乎和耿九畴不相上下,只是死得太早,才华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

    “第八是韩雍。”

    “韩雍和项忠,朕觉得韩雍能力更强,而且韩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项忠更加狡诈多疑。”

    “老四,韩雍随你开拓东欧,你见过他用兵的,而且你还拜韩雍为师,此事朕知道。”

    朱见漭赶紧点头,若小兵团作战,他和韩雍不相上下。

    可韩雍强在统帅值点满。

    他更擅长大兵团作战,和于谦一样。

    他不屑于打小仗,他喜欢按兵不动,观察局势,最后一次性解决,一锤定音。

    而且,韩雍不像于谦那般,于谦统兵时总瞧不起对方,像是关二爷嘴上那句话,尔等都是插标卖首之徒。

    韩雍则极为细心,大仗小仗,他都不会懈怠,几乎没败过。

    这样来形容,于谦打仗大开大合,是英雄;韩雍打仗,事无巨细,是枭雄。

    只是他不愿意打小仗。

    他喜欢一击必杀,哪怕前期败了一百场,也无法消磨掉他的信心,而且,他拥有如毒蛇一样的忍耐力,只要韩雍出手,一击必杀。

    他更擅长布局,更喜欢站在全局看事情。

    就如他督抚湖南,几年不动,一动就要土司的性命。

    “韩师兵法用得炉火纯青,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都在计划之内。”朱见漭道。

    “韩雍统兵能力,大于治政能力。”

    “所以他当了一辈子兵部尚书,却当不了首辅。”

    朱祁钰略微有点可惜:“而且,朕用他的时候太晚了,他若和于谦同一个时代,他就能立下更多的功劳,因为朕能放他出京啊。”

    “可他和于谦的时代错开,于谦去了之后,朕必须留下韩雍,坐镇京师。”

    “着实可惜,韩雍的战功,不应该仅止于此的。”

    “第九是项忠。”

    “项忠和韩雍是一样的人,但项忠是顶级名将,而非统帅。”

    “韩雍善于大兵团作战,项忠则善于攻城攻心,且不擅长统帅大兵团。”

    “韩雍打仗喜欢战前做充足的准备,项忠则喜欢随机应变,所以项忠统帅不了大兵团,他过于跳脱了。”

    “可项忠是全才。”

    “军政文诗,样样精通。”

    “他的文章朕也极为喜欢。”

    “项忠应该能做首辅的,可刘健坐上首辅之后,就没下来,导致项忠并没有做上首辅。”

    “但他也不错了,本朝封了五个太傅,他是其中之一。”

    景泰朝,不封太师。

    只有死后追赠太师,被追赠太师的人可不多,项忠同样是其中之一。

    “第十,是胡濙。”

    “胡濙对景泰盛世而言,功劳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可他对朕而言,功劳就非常大了。”

    “所以,朕将他排在第十名。”

    朱祁钰继续道:“第十一,是寇深。”

    “寇深和原杰经营西北,不止西北不乱,还开疆拓土,此二人居功至伟。”

    “所以,原杰该排第十二。”

    朱祁钰给了寇深和原杰极高的评价:“军略上,他二人不如韩雍、项忠,但在稳定地方、怀柔诸部的政治方面,极为杰出,为西北开疆拓土提供了重要基础。”

    “老四,你没见过这两个人。”

    “寇深是个很可爱的老头,说话很幽默,原杰则不苟言笑,此二人相得益彰,在政务上较为针锋相对,私下里私交甚好。”

    “寇深先死,不久之后原杰便也去了。”

    “他俩至死,都没有返回中枢,扎根西北,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西北,朕将他俩葬在西北,全了他们的理想,建庙祭祀他们的功绩,让后人祭奠他们。”

    “第十三,张凤。”

    “说实话,张凤的能力一般,他是土木堡之变后,被赶鸭子上架的。”

    “但他勤勤恳恳做事,只因死的过早,导致名声不显。”

    “可是,在景泰朝早期,户部全靠他左支右绌,是他给盛世垫造了基石。”

    “张凤病逝在南京,死得特别早,朕当时骂老天爷啊,为什么让朕失去了臂膀。”

    “第十四,叶盛。”

    “叶盛继承了张凤的事业,经营国朝财库,盛世之初,皆靠他苦心经营。”

    “而且,叶盛是朕的死忠。”

    “朕极为相信他。”

    “第十五,林聪。”

    “林聪其人,以刚直著称,可其人并非是真刚直,他督抚河南,入阁后,为直臣张目。”

    “他其实胆子很小的,几次被朕吓得尿裤子。”

    “可是,朕让他做朕的魏征,他咬着牙也在做,哪怕可能被朕杀死,他义无反顾。”

    朱见漭也没想到,林聪是这样的人。

    他不知道林聪的黑历史。

    “第十六,是李实。”

    “李实,可谓是景泰朝第一左都御史。”

    “后面无人超过他的功绩。”

    “他不是林聪那样装的敢说真话,他是真的敢说真话,他巡视地方,地方官员畏惧如虎。”

    “李实若在,天下不会贪腐至此。”

    “第十七,刘健。”

    “刘健排名这么高,没想到吧?”

    “他任首辅十几年,四海承平,并无大错误,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别忘了,大明执掌整个世界呀,政务难度可想而知。”

    “刘健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李东阳,才高八斗,却不如他。”

    “第十八,李秉。”

    “李秉,你不会忘记了吧?年富打你第一狠,第二狠的就是他。”

    “可惜,李秉死得早啊,不然他的排名要超过韩雍的。”

    “收复漠北之功,于谦第一,李秉第二,王恕第三。”

    李秉值得这么高的评价。

    只是李秉回朝之后,功劳不显,被世人遗忘而已。

    “第十九,是陈文。”

    “陈文不是朕的人,他是正统皇帝的人,但朕依旧用他,他继承胡濙,执掌吏部,过渡了景泰朝最关键的时期,多亏了他。”

    “且处事还算公平,虽有私心,起码吏治做的还算可以。”

    “他对朕十分谄媚,民间皆骂他,其实他是给朕背锅。”

    朱祁钰道:“第二十,是李东阳。”

    “李东阳,房谋杜断,我景泰朝是李谋刘断。”

    “李东阳你最是熟悉,他的功劳也无需赘言。”

    “而且,他还活着,未来排名还会往前走的。”

    “第二十一,马文升。”

    “马文升本不该排这么远的,以他的能力,进入前十五没有问题,可马文升回到朝廷后,私心甚重,朕不喜他。”

    “第二十二,余子俊。”

    “余子俊的能力,在于慧眼识珠,其他方面能力反而没那么显著,可他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朝中事情交给他做,朕都很放心。”

    “第二十三,王恕。”

    “按照功劳来算,王恕是超不过王竑、王复的,可是他活得久啊,朕看他再活三十年都不是问题。”

    朱见漭吃了一惊,王恕能过百岁?

    “二十四,王竑。”

    “朕评价过他,不多说了。”

    “第二十五,王复。”

    “王复排这么远,朕自己都没想到,王复能力很强,却属于万金油一样的臣子,让他督抚一方,他能做的漂漂亮亮,让他做布政使,也能做的好,让他入阁,他做得也不错。”

    “可是,他什么都能做,却什么都不拔尖。”

    “军政文诗,样样都会,却样样不精通,也是绝了。”

    朱祁钰道:“第二十六,岳正。”

    “岳正和王复一样,中规中矩,哪方面都不突出,却什么都会。”

    “第二十七,刘广衡。”

    “刘广衡输在年纪大上,不不然能更进一步。”

    “你对他没有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