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悔婚(两章合一,为林钰林打赏+)  我家直播间通古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悔婚(两章合一,为林钰林打赏+) (第2/3页)

窝头。”

    老太太没说假话,记忆中许家根本不舍得这季节窝窝头里放苞米面,因为秋天还能找到不少吃的,各种粮食存货要留着大雪封山再吃。要不然家里六口人,三个儿子是恨不得吃十个窝窝头都不顶抱的,不算计到时候吃啥。

    而今天孙女头回来古代,有记忆是一码事,真吃起来又是另一码事,许老太怕孙女咽不下去才混些苞米面。

    这也是许老太为啥说给大家表演个才艺,一个窝窝头咋分成两天吃,现代人一顿用玉米面做出的窝头,她家必须用榆树皮粉和玉米芯粉混到一起均成两天。

    许老太看着手中揉出的一盖帘干粮,心想:

    唉,这古代,比现代犯人吃的还次。

    咋办,那已经来了也得想招活下去,要不然万一明年又是灾荒年,开春全家就得吃土。

    吃土在现代是调侃词,她老太太懂,但在这里是真吃啊。

    像观音土柔软,捏到一起像白面团似的,吃肚里就瞬间饱了,肚子却越吃越大,最后胀死。

    所以许老太又深吸口气给自己鼓劲儿,别总留恋现代的好生活了,和现代一天一地没法比。

    倒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必须有危机观念,不仅开源还要节流,要和原身一样有闲时吃稀忙时干的观念。

    要不然本就没啥吃的再过一天算一天没有成算,家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像是要卖粮换钱救命这种关键时刻可咋整,回头带着许家人一起吃土死吗。那不是坑人吗,给人家老许家后代都得坑了。

    许老太和面完,听孙女说观众纷纷表示要看制作榆树皮粉的过程,还又进来十来个人看直播,人数越来越多,她当即高兴应下:

    “中啊,回头香花奶奶就带你们去扒树皮。其实这个粉真挺好,它有粘性,像高粱面这都没有粘性。你把两样混一起就能做面条,要不然只高粱面可不行。还能用它做个饺子皮,正宗饸烙面用的就是它。等天热,用井水冰镇一会儿,还能做冷面,酸甜的。”许老太差点给自己说馋了。

    许田芯看奶奶开始烧火忙了起来,赶紧讲解上,不能让话落地上:

    “现在我奶将干粮放屉上,打算盖帘下面煮粥,一锅出。

    要知道古代食品文化就两个字:糊糊,这样顶饱,必不可少。

    但粥并不是用小米做的,我家用狗尾巴草的草籽煮粥。

    据说谷子落地三代就成了狗尾草,小米的原种也是它。

    所以我们家会在这个季节,采摘回来许多比较大的狗尾巴草,这样的草籽果实比较大颗。”

    许田芯凭着原身记忆继续道:“采回来的狗尾巴草要放在火里烧一下,用手一撮,再将草籽的麸皮弄干净,要不然入口太干拉嗓子。”

    看到许老太将粥和干粮盖上锅盖,又准备用旁边的锅炒杂菜什锦。

    许田芯是奶奶放一样,她就解说一样:

    “杂菜什锦是将葱段、小根蒜沫切好炝锅搞里头。

    从春天能一直采到秋天的的焯水蕨菜搞里头。

    蘑菇焯水切丝,红辣椒切丝搞里头。

    你们或许会问,难道家里炒菜真的不放一滴油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没放,把水分炒干就出锅。

    再给大家看看蘑菇是长这样的,属于平菇的一种。不能是蘑菇就吃,要不然殉情不是古代传说,是吃不好蘑菇就能发生。会让命硬的不再命硬,短命的更加短命。”

    许老太:“……”

    就在这时,于芹娘背着柴火从外面回来:“娘,田芯儿,我回来啦。”

    许田芯看向婶娘,此时直播间已经有五十多位观众,自然也就看到了古代打扮的于芹娘。

    直播间字幕纷纷刷着:

    我天,这真假的啊?

    背那么粗那么高的柴火回来,道具好用心啊,还有这位古代妇人竟然浑身上下十二个补丁。

    在现代人看来,衣服总共才有几块布啊,十二块补丁,你夸张不夸张。

    许田芯心想:不,你们数错了,实际上是十三个,那最大的补丁在婶娘屁股上,只不过被上面的褂子盖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