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入戏太深  演技派从1998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入戏太深 (第2/3页)

如果搭戏的人水平一般,大家半斤八两,或许就会很和谐。可偏偏遇到了李唐,在老手面前,小姑娘的稚嫩、基本功差就显现无疑。

    李唐笑了笑:“没事,慢慢来吧。”

    苏燕不是那种天才型的选手,好在小姑娘挺努力的,眼下只能辛苦李唐去帮助她加以调教,然后在拍摄中拾遗补缺。

    王晓帅又扫了一眼正在做准备工作的那些幕后工作人员,当着李唐的面笑骂道:“这帮家伙,没一个身心的。”

    像他们这种跑单帮的第六代导演,一般都会有个相对固定的幕后创作团队,楼烨是如此,王晓帅也是如此。

    而这些幕后创作团队通常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在之前的拍摄过程中不断磨合慢慢形成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松散团体。

    比如副导演牛乐,北电导演系毕业,和程尔还是同班同学,实习的时候就作为副导演跟着王晓帅一起拍了《十七岁的单车》。

    比如摄影师吴迪是来自北影厂的,之前和王晓帅合作过《梦幻田园》。

    灯光来自西影厂,因为西影厂不景气,没事就漂在京城混迹在各种广告剧组,他和王晓帅就是拍广告的时候认识的,一起合作过多部作品。

    应该说中国电影从来都不缺幕后人才,曾几何时,国内汇集了三十五家拥有出品权的电影制片厂。除了大部分省份都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之外,还有八一厂、新闻纪录电影厂、科教电影厂、农业电影厂、儿影厂等等。每家制片厂都有自己的幕后制作班底以及演员剧团。

    只是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这些电影制片厂也不得不开始走市场化道路,加之国内的电影市场愈发不景气,普遍存在亏损,于是乎合并的合并,歇业的歇业。包括那些勉强的能维持的,比如西影厂、长影厂等,依旧不能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

    就比如此时剧组的这位来自西影厂的灯爷,那绝对是老资格的灯光师,年轻的时候给张一谋、陈大导、黄建新、谢飞等大导演掌过灯,可谓经验丰富。

    说句不夸张的话,以他的水平在好莱坞也绝对能吃得上饭。

    但是这种在体制内混久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油”,说话毫无顾忌,爱讲荤段子,刚才就数他笑的最大声。

    因为资格老,加上技术出色,刚才王晓帅没好意思说,但李唐却没惯着他。

    如果换个人,这货可能还不一定买账,但李唐除了是角儿,还是一个电影公司老板的身份。虽说公司刚刚成立,但人家刚刚有部电影大卖。而且都在京城混,对李唐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多少有所耳闻,难免就会有些顾忌。估计也是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长记性了。

    经过十五分钟的调整,苏燕的情绪恢复的不错,李唐又提点了她几句,让她放开了演,对于这种新人的戏,只要不吪边,李唐自信还是能接得住的。

    在李唐的调教下,苏燕的进步还是蛮快的。她饰演的这个二弟女朋友的角色,只要沉浸到人物中,就算基本功差点也没问题,只不过是需要一个提前适应的过程。待她真正进入到人物中,拍摄的进度也就随之加快。

    只是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后遗症就是苏燕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往李唐的身边凑,只不过跟之前有目的的接近不同,而是单纯的把李唐当成了戏里的二弟。

    这种事情拍戏的时候无所谓,而且恰恰就需要她这种投入的状态,但戏拍完了,小姑娘却依旧无法出戏,这就难免有些尴尬了。

    随着春节的脚步逐渐临近,小镇也开始慢慢热闹起来,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过年。听说镇上来了剧组拍电影,而且还有李唐这样的大明星,每天来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要签名的更是络绎不绝,不可避免地给剧组拍摄造成了困扰。

    当地政府组织的工作组只能加派人手帮忙维持秩序,李唐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没事的时候可以在镇里到处逛逛,只能窝在房间里。

    “不好意思啊,苏小姐,李老师累了,需要休息,有什么问题明天到现场再说好么?”

    小赵堵在李唐的房间门口,再一次把拿着剧本上门向李唐请教的苏燕打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