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二章 九霄环佩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二章 九霄环佩 (第2/3页)

亥革命,使用的时间连一周都不到。”

    清朝国歌《巩金瓯》的歌词为文言文:巩金瓯,承天帱,民物铁凫藻。喜同胞,清时兴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在此之前,晚清其实还有两个代国歌版本,一个是《李中堂乐》:

    金殿当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当时李鸿章去欧美访问,正式仪式上没有国歌,略显尴尬,于是李中堂就让随从参照诗人王建的绝句,做了这首歌。反正古时候唐诗宋词本来就是可以填曲。

    只不过这首并没有被定为国歌。

    几年后,清朝陆军的军歌《颂龙旗》又在正式场合作为礼宾乐曲使用过,这首的歌词更加霸气一点:

    于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但直到大清灭亡的前几天,才草草颁定《巩金瓯》为正式的国歌。

    据说当时的昆曲音乐家曹心泉听后,便对人说大清国气数将尽矣,因这首歌中含亡国之音。果不其然,《巩金瓯》颁布不久,大清就没了。《巩金瓯》随即成为大清国的葬歌。

    真是应景。

    李谕多少听过几次,于是说:“这位溥侗确实是个音律家。”

    虞和钦说:“不止音律,此人工于昆曲,水平甚至在袁二公子之上,在整个票圈,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最近可能是因为生计原因,他才拿出自己的看家宝拍卖。”

    满清宗室卖文物的太多了,李谕处之泰然,“爱新觉罗们敛了两百多年珍奇文物,有什么宝贝我都不惊奇。”

    虞和钦说:“溥侗这次拿出的东西属实非同小可,是现存极为稀少的唐朝古琴,名曰九霄环佩。古琴界公认,上海现在有三张绝世古琴,一张是王氏家藏的‘铁雀舞’,一张是吴氏所藏的‘秋月’,而最好的一张,就是溥侗手中的‘九霄环佩’。”

    李谕讶道:“九霄环佩?好漂亮的名字!唐琴的话,恐怕价值不菲。”

    虞和钦点头说:“这张琴曾经是黄庭坚、苏轼所藏之物,千年来,抚过此琴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单就这一点,就让它拥有超越万古的悠远气息。”

    李谕对古琴也很向往,只不过中国的传统乐器学起来门槛太高,就算能入门,想达到精通的地步也太难,于是说:“如此好的东西,又是他的心头好,为什么要售出?”

    虞和钦说:“民国以来,前朝宗室们售出的文物还少吗?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想来也是变卖祖宗家产罢了。只不过它就像散在水里的血,不经意间,就引来了无数人垂涎。”

    “不会又有小鬼……日本人吧?”李谕问。

    虞和钦说:“疏才兄对日本人太了解,确实有他们。”

    李谕立马站起身:“那就走吧,不用多说了。”

    唐朝古琴传到后世好像也就四五把,极为稀有。小鬼子正在搞文化掠夺,急于搜罗中国的宝贝。

    ——

    溥侗挺时髦,在法租界的拍卖行公开进行拍卖。

    不仅吸引到了日本人,许多英法买家也悉数到场。

    由于大佬众多,法租界华人探长黄金荣亲自带着小弟前来警戒。

    “李大学士。”黄金荣打招呼道,他对李谕向来十分尊敬。

    “黄探长,”李谕也随口打个招呼,“有劳阁下。”

    黄金荣满面堆笑地说:“今天来这么多文化人,我老黄可不敢怠慢。”

    李谕说:“辛苦,辛苦。”

    黄金荣现在是整个上海滩黑道以及青帮的绝对大哥,用不了多久,蒋校长就会因为投资股票失败,欠下上百万巨款,托人给黄金荣递拜师帖,由他出面,才摆平了债主,不然催债的日子可不好过。

    当然没有必要说老蒋成了黄金荣的入室弟子。

    以蒋校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