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二章 探望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五百五十二章 探望 (第1/3页)

    今年的诺奖评委会势必要搞点大动作,选出重量级人物,对评委会来说,李谕+昂内斯的组合足够有说服力。

    之所以要用“说服力”一词,是因为去年物理学奖的获奖人实在乏善可陈。

    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达伦,是个瑞典人,各位一定没听过,很正常,李谕也没听过。

    这人虽然多少有点研究成果——主要是改进了航海用的灯塔,但这种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明显不能算在物理学领域,否则能拿奖的太多了,比如发明飞机就比改进灯塔抢眼得多。

    在二十世纪初的众多大佬面前,这样的成就根本无法脱颖而出,绝对拿不了诺奖。

    达伦本人一直是个兢兢业业的工程师,突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自己都有些蒙圈。

    里面肯定有故事。

    提名达伦并强势让他获奖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

    诺奖评委会与瑞典皇家科学院是两个独立组织,按照诺奖的评选流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是主要提名机构,组织评选及最后决定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

    有那么一点“君主立宪”的意思,瑞典皇家科学院只是负责礼仪上的内容。当然了,瑞典皇家科学院也可以提名人选。

    目前诺奖评委会与瑞典皇家科学院有点小矛盾,双方经常暗中较劲。

    去年评委会提名了17人,而皇家科学院只提名了达伦一个。

    为了表明自己才是老大,瑞典皇家科学院控制投票,成功让达伦获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是这样想的:作为份量最重的物理学奖,颁发了这么多年,一个瑞典人都没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而且达伦有悲情人设,——他为了做研究,不慎失明。

    悲情人设加上自己人,瑞典皇家科学院必须力挺!

    反正最后就这么硬塞进去了。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事后也觉得事情办得有点不妥,于是在去年的颁奖典礼上取消了领奖者演讲,并且没有按惯例印发人物及成果宣传手册。

    这就导致达伦领奖时鸦雀无声,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从哪冒出来的,直到院长宣布其获奖,才响起了掌声。

    但评委会气没消,许多学者公开抨击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了平息怒火,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年没有做任何提名,全由诺奖评委会自己拟定。

    诺奖评委会很担心诺奖混入太多水分,影响权威性,这对自己的伤害会非常大,于是今年搞了非常物理的成果。

    李谕能拿奖的研究其实还有不少,但许多都涉及了超前的量子理论或者天体物理学(离不开原子物理学)。

    诺奖评委会最终决定颁发给更多学者能复刻同时很有“深度”的超导和抗磁性,即仍然没有脱离经典物理学。

    获奖肯定要去领,李谕感觉该再出去一遭,不然等一战打起来就真没机会了。

    尤其那时候想联系德国的一众科学大佬会很难,除了普朗克、希尔伯特,爱因斯坦一战前也正好迁回了柏林。

    四年中德国几乎与外界断了联络,包括学术界,就算能通过信件艰难保持沟通,也会被层层审核,总之很麻烦。

    趁时间来得及,李谕先忙乎完国内的一些事,同时准备好论文和专利,到时候继续狠狠薅一拨羊毛。

    ——

    几天后,李谕正在家中加紧写论文时,鲁迅突然造访。

    看到他伏案奋笔疾书,鲁迅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然后说道:“疏才兄的英文书写能力比中文强好多。”

    李谕放下笔说:“听不出你是在骂我还是夸我。”

    “当然是夸你,”鲁迅笑道,然后问,“在写什么文章?”

    李谕说:“我在演算几个式子,关于原子内部的能量分布,并且对原子光谱进行推导,公式有点复杂,可能要算好几天。”

    鲁迅又看了一眼里面的数学符号,说道:“果然是能在科学之道上睥睨天下之人,我想全国不会有第二个人看懂。”

    “这句就不是夸赞了,我非常希望更多国人能看明白,”李谕说,“豫才找我有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