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六章 花田错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四百四十六章 花田错 (第1/3页)

    李谕专门把这个叫作吴君的学生安排到了天津中学,好好进修一年再留美。

    今年总体的招取情况非常不错,其中不少人是民国时期耳熟能详的行业名人。

    比如胡刚复,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在多所大学当过物理教授,培养了一大票第二代物理学家;

    秉志,中国近代动物学家;

    王长平,近代心理学家;

    张廷金,我国无线电重要先驱……

    还有很多。

    其他的虽然名气不太大,但也都在民国时期的近代工业、教育、文化界中有一席之地。

    等他们回来,差不多到了民国,那时候李谕就能与这些人一起大搞一番。

    去年只选了七个留美,算是试行。但他们七个人非常争气,让美国教育当局不得不重视起了中国学生,并且准备逐年扩大招录名额。

    名录公布出来后,李谕与唐国安为学生们举行了庆典。

    唐国安很激动,大声说道:“诸位,我希望你们出去后,可以睁眼看清这个世界,学到洋人引以为傲的知识,将来报效国家!”

    李谕则说:“四五年的留学,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你们回来后,将会日月换新天。”

    这时候所有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一点就燃,纷纷握拳表示一定奋而求学。

    在如今新学启蒙阶段就能经过层层筛选考取留美资格的人,水平不会差,唐国安对他们非常有信心,因为当年自己作为留美幼童出国时,可是啥都不知道。

    李谕和唐国安准备过段时间带着这帮学生一起踏上赴美的轮船。

    在这之前,两人顺便看了一下清华园的建设情况。

    由于清华学校的资金来自美方,并且要接受美方监督,而一旦和外国人有牵扯,外务部就必须插手。

    所以目前大清学部无法管辖清华学校,只能外务部派人参与。

    外务部的人不懂教育,所以基本不会过问学校具体事宜。

    只不过校舍这件事必须让外务部出个面。

    从此时的角度看,清华园作为学校其实不算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地方在五环边上,距离京城太远了,最近的德胜门也离着七八公里。

    后来民国初年有很多运动,北大的学生非常积极,反而没听见清华有什么动静,就是因为太远。

    清华的学生听到消息再进城,连口热汤都喝不上。而且一般警察这时候都出动了,会在路上设卡,就算坐火车过来,出了火车站往往已经进不了城。

    总之此时的北京城局限在二环以内,清华园简直称得上“教育孤岛”,肯定不如京城里面配套齐全,条件嘛,自然艰苦一点。

    唐国安显然意识到了距离远的问题:“疏才兄弟,朝廷将这块地方拨给我们,总感觉像是让我们离京师远一点,你看京师大学堂就在城里。”

    李谕说:“谁叫用的是美国庚子退款,朝廷脸上终究挂不住。”

    李谕在园中转了一圈,又看到一墙之隔被焚毁的圆明园和近春园。

    过去近春园与圆明园是一体,道光年间用墙隔成了两个园,这堵墙算救了清华园,让它免于火灾。

    李谕继续说:“做学问就应该在象牙塔里,远离闹市,多清净,理工科学起来本来就复杂,要心静才行。你在美国待了那么久,他们有些学校同样远离市区不是?”

    “疏才说的是,”唐国安说,“当年圆明园被焚,清华园整体没有受到太大破坏。不过咸丰帝时,拆了一些建筑,想要用于重修圆明园,只可惜未能完成,反倒让清华园受了二次损失。庚子年间,端郡王在这里面设坛邀请拳民,无端端又遭到三次冲击。”

    端郡王载漪就是庚子国难的最终背锅侠。

    李谕说:“无妨,整体轮廓还在,再重新修一点地上建筑就是,用不了半年就能完成。”

    实话说现在的清华园面积不大,只有400亩左右,就是一个常规皇家园林大小(旁边的圆明园也差不多这么大)。而后世的清华大学有六七千亩,完全包住了清华园。

    目前园内的建筑主要是工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