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大汉的骄傲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大汉的骄傲 (第2/3页)

    不一会儿,分期付款的各项细则就已经被补充得七七八八,紧接着他们又开始商量,如何用涿郡城来带动整个辽东的经济发展。

    第一个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将来东北总督的行辕就设在这里。

    第二个自然就是运输方面的作用了,以后可以从涿郡那边往辽东修路,缩短两边的运输距离。

    使得辽东的特产,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运到全国各地……

    袁盱成功地改变了话题的方向,将所有人的思路都不知不觉的带偏了。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完毕之后,涿郡城的财政预算也顺利的批了下来。

    至于东北总督的人选,也无人表示反对,这么多年熬下来,陈寔早已凭着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有与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

    尽管他出生平民之家,比其他人在仕途上走得更艰难些,但由于他才学出众,得到了当时很多名士的肯定。

    所以无形中将他的社会地位大大抬高了,从而让人忽略了他的出身。

    而陈寔的六个儿子也大多学业有成,长子陈纪,次子陈政,四子陈湛都相继以科举入仕途。

    陈纪现在于中书省任侍郎,陈政在江南某地出任县令,而陈湛则入了翰林院。

    其第三子陈洽留在家中侍奉母亲,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据说其文才也不输于几个兄弟,只是志不在此。

    剩下的两个儿子是陈寔的继室荀氏所生,一名陈群,一名陈忠,都未成年,听说也是天资聪颖。

    将来只怕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在大汉陈氏满门与荀氏有得一拼,都是父子两代个个出色,只不过荀氏是世家,祖上便声明显赫。

    不像陈寔,从他开始才发达起来的,而且还是大器晚成,在底蕴上要差了许多。

    不过他的经历仍然十分典型,毕竟在此之前,很难有平民出身的儒生,能做到如他这般境地的。

    这也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寒门子弟和平民学子,至少陈寔的经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最近的几次科举考试中,平民子弟所占的份额明显有所提高,而寒门子弟的数量,更是渐渐直追世家子弟。

    虽然在总的基数上,寒门子弟还是比不上世家子弟,但架不住寒门子弟录取率更高一些。

    因此拉近了最后的差距,如今在基层官员里面,寒门子弟早已成为常态,就连平民子弟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

    十多年的教育发展,部分天资聪颖的寒门子弟,趁机抓住了机会,使得整个阶层都呈现出迅速崛起的形态。

    现在,各个县级单位都修建了大型的学校,主要就是面向寒门子弟和平民的。

    尤其是平民子弟,只要能够考上学校且成绩优秀,便由官府补贴给奖学金,解决他们的学费问题。

    而且由于书本昂贵,每个学校都会对平民子弟进行教材租借,这样比购买要便宜得多。

    勤快点的话,自己还可以花时间慢慢抄录下来,能够节省一大笔资金。

    不过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平民子弟还是没有机会读书,但全国各地都开办有手工艺教授学校,还有指导怎么种田的培训机构。

    因此大汉人的素质水平,这些年提高得很快,年轻人基本上都会简单的算数,认识一些普通的汉字。

    当然整个大汉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很长的路来走,现在最主要的是把这种风气提高起来。

    这个八月,终于从边境传来了好消息,皇甫规和段颎,以及全旭三人,大破远东,彻底歼灭的匈奴余孽。

    将广阔的土地纳入了大汉帝国的版图,使得疆域再次得到了扩充。

    不过此次战役可谓是一波三折,匈奴人勇猛如饿狼,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也会做垂死挣扎。

    段颎由于急着洗刷名誉,不惜孤军深入,结果进了对方的埋伏圈,差点被人给包了饺子。

    幸好皇甫规及时预判,派遣全旭前去营救,三面夹击实现了反包围,最终反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哪怕大获全胜,段颎依然十分惭愧,随着远方捷报一起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