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逆水行舟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逆水行舟 (第2/3页)

甘薯的说法是“库马拉”,与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海岸地区的卡纳里人对甘薯的叫法“库马”很相似。

    现在的观点是,这些宝贵的块茎植物,就是由抵达南美洲的波利尼西亚人,在返回南太平洋时放在他们的双体独木舟上带回去的。

    所有这些不同学科的证据加在一起,强有力地证明了:不是新大陆的筏船,而是波利尼西亚人驾驶的带帆双体独木舟。

    曾经多次地、有规律地、有目的性地穿越了太平洋,为的就是寻找更多的陆地供人们居住和探索。

    所有这些论调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带帆双体独木舟。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著名的探险家、地图制图者和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是最先见识波利尼西亚人大型“海上独木舟”的人。

    这种船体型巨大,能承载五十至一百人,1777年,库克在汤加岛上写道:

    在平常的风速下,这些独木舟在指定时间内可以航行多远?

    我亲自登上了一条独木舟进行了几次测试。发现这种船在微风条件下,可以达到迎风7节,即每小时7海里的速度。

    据此我判断在这片海域中通常的风力条件下,这种独木舟的中等时速能够达到每小时行船七八海里。

    库克不但发现波利尼西亚独木舟的船速比他自己的船快,还发现这些独木舟像欧洲的船一样无论顺风逆风都可以航行。

    所以波利尼西亚人根本不需要等待厄尔尼诺现象来改变风向,就可以自西向东驶向南美洲。

    实际上,他们可以驶向任何他们想要去的方向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库克一直猜想,波利尼西亚岛上的居民是自西向东扩张,而非自东向西扩张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独木舟的风险依然很大,在茫茫大海上,这样的船只太容易颠覆了,完全就是在搏命。

    因此刘志虽然派人将双体独木舟的图纸带给了邓演,却并不建议他采取。

    之所以送过去,是用来以防万一的,由于这种独木舟建造比较容易,在大船不小心出了问题时,可以临时制造,总比困在半路上的强。

    他要解决的仍然是帆船的逆风行驶问题。

    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帆船技术比现在也先进不了很多,但却能靠驾驶技术解决风向问题。

    在那个尚未出现发动机的时代,风力几乎是海船唯一的动力。

    顺风时自然是不用说了,只需要张开大帆,借助风力全力向前就好了。

    而当遭遇侧风的情况时,水手们就必须转动风帆,使帆与船体形成一定的夹角。

    此时帆会把从侧面刮来的风分解为与船体平行和垂直的两个力,而船体由于吃水的原因会抵消掉与之垂直的那个力。

    于是剩下的那个与船只前进方向一致的力,就成了推动其前进的主要动力。

    那么逆风时又该如何应对呢,说起来挺复杂复杂,当然也最为取巧。

    因为此时无论怎么改变风帆的朝向,都不可能使船平直地向前航行,所以船员需要同时调整船体与风帆,并最终将逆风转变为侧风。

    一旦调整为侧风之后,境况就与上述第二种情况如出一辙,但船的航向也因此改变了。

    所以每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舰队必须停下来,将船体与风帆朝对称方向调整。

    这样再次行驶时就相当于沿“之”字行走,这种方法因此也被称为“抢风行船”。

    当年浩浩荡荡的明朝舰队,正是靠这种办法远涉暹罗、真腊、爪哇、占城、苏门答剌、锡兰,直至东非。

    到了近代,欧洲人在结合了中国纵帆技术和阿拉伯的三角帆技术之后,发明了多桅三角帆船,加上“戗风行船法”,便可以轻松的行驶八面来风了。

    之所以刘志能懂得这么多,是因为他曾经玩过游戏大航海时代。

    只是因为相隔两世,记忆有些模糊了,需要经过努力的一点一滴回忆,然后渐渐拼凑出来。

    此时的大汉楼船,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