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大考来袭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大考来袭 (第2/3页)

有其继父梁纪,因为受到梁冀一家的拖累,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

    尽管无实权,也无世袭的特权,但这份荣耀依然让人羡慕不已。

    而邓演却愈发低调,幸好邓家人口简单,除了一个调皮捣蛋的邓远之外,其余几人的性格都不张扬。

    邓远如今也十六岁了,确定了出仕无望,干脆把兴趣转到了学做生意上。

    现在白日里在学校读书,晚上跟在酒庄里当学徒。

    这是邓演给他提的的条件,不管决定做什么,都必须要先读好书。

    邓家一直经营着陛下的酿酒作坊和酒庄,因为是独家经营,所以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在京师和各州府都有分店,有皇家背景,自然不用担心亏损,何况他们做的全都是达官贵人的生意。

    邓演如今既要办学校,又要腾出精力来经营酒庄,确实十分的辛苦,若将来邓远能够分担一部分,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皇后册封仪式之后,时序便已经进了八月,金风送爽,桂花飘香,大汉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三年前的那一次考试,实际上并不成熟,只能说是一次探索之举,也是从举察制度到考试制度的转型。

    如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科举,经过三年来的层层考试,有资格到京城参加殿试的,总共也只有三千多人。

    由于童试时报名人数太多,又良莠不齐,所以各地采取了加大考试难度的办法。

    其结果很惨烈,直接在第一关就刷下来一半还多,以至于后面的县试和州试,不得不放宽条件。

    就这样,能够顺利走到京城的,也只有这么多。

    从正月之后,就有些外地考生陆续往京师赶了,一部分是想路上趁机游学,还有一部分是想早点到京城来探探路子。

    总之,夏天的时候,到达京城的考生就已经占了一多半,有些世家子弟寄住在本家或者亲朋家中。

    而另一些出身寒门甚至是商家的考生,就只能住在客栈里,一时之间,京师但凡像样点的客栈,都住满了人。

    当然,财大气粗的也会自己租赁房屋居住,这样要方便得多。

    这些考生每日里都会参加各式各样的集会,有的是文士之间举办的,也有些达官贵人的宴会,也就是广撒网,结个善缘。

    说不定其中哪个金榜题名,一飞冲天,将来要是出息了,也能有个香火情。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部分学子因为文采出众,赋了首好诗,或者做了篇好文章之类的,

    立刻就会名声大噪。

    马上就会被引荐给豪门大户,或者是名宿高士之类的,这种事情都是两厢情愿,双方获利。

    对于豪门来说,这就跟以前眷养门客,或者是收容附徒一般,赌的就是对方日后的前程。

    这也是壮大家族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考生来说,能够受到当权者的青睐,以后在官场上就要顺遂得多。

    否则无依无靠的,光是自己孤军奋战,何年何月才能出头。

    这些流传的诗集文章,刘志案头也都有,没事翻了翻,有几首诗还真不错。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保证每首诗都是本人自己做的,也不排除花钱请人带笔,就为了扬名立万。

    这些都是虚名,将来考试的成绩才是硬道理。

    何况有的人诗才敏捷,一做诗就才思泉涌,可偏偏写文章却不行,策论更是一塌糊涂。

    会写诗,但不会当官的人,后世比比皆是。

    相比起来,刘志反倒觉得,汉代重策论轻诗文,在考试中是有一定道理的。

    作为文人,可以去做一些文职,也可以去做老师或者专职诗人,但若是去做行政长官,甚至是带兵打仗,那只能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场灾难。

    也因此,刘志在确定科举制度之后,完全关闭了举孝廉的制度,却部分地留下了征辟制度。

    就是为了给有特殊才能的人,留下一个进阶的道路。

    只是征辟制被严格化了,要求也很高,如果确实有某方面的超卓才能,征辟之前,也要经过相关专业人士的特殊考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