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禁铁令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禁铁令 (第2/3页)

大量百姓无家可归,连生计都成了问题,而重建家园需要时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恢复的。

    此时将他们迁徙入河曲,一来可以缓解民生压力,二来他们为了糊口也不会反对。

    至于抢来的牛羊,刘志就留了一部分给边境做军粮,其余作为这些移民的口粮。

    但为了不引人注目,直接少报了一半的数量。

    而金银珠宝等财物,除留下部分赏赐士卒之外,其余的都被种暠快马送来京师,估计不久就能抵达。

    马匹基本上都送去了左扶风,用来装备新的骑兵,那里建立了一个超大的皇家马场。

    皇帝打了胜仗,保守派们也暂时松了口气,这下子,他应该会消停一下了吧。

    经此一役,其他羌族都噤若寒蝉,夹起尾巴做人,生怕成为皇帝的下一个目标。

    有了这一份开疆扩土的功绩,刘志也可以上告祖庙了,将来史书上也会大书特书。

    可他们哪里知道,刘志还真没把一个小小的河曲地带放在眼里,如今的他野心勃勃,悄没声息地把眼光又投向了乌桓。

    若说大汉边境各族,除去老对头匈奴,最难缠的就剩下乌桓部落了。

    他们凶残好斗,时不时地就要来劫掠一番,杀人放火之后又呼啸而去,仗着通天山天险为屏障,根本不担心汉庭会打入他的老巢。

    何况自从当年被张耽从通天山垂绳而下之后,乌桓部落便将悬崖下都布了守军,日夜巡逻,防止汉军偷袭。

    前些日子听说大汉要打烧当部落,他们还趁机敲诈了一笔。

    攫欝攫。可别说,大汉这次送来的美酒,性烈如火,不似以前的酒淡而无味,醇香扑鼻,回味无穷,让人恨不得溺死在里面。

    可惜就那么几十坛,喝完就没有了,让人欲罢不能。

    乌桓首领千台伯德是个贪婪无耻之徒,他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美酒和美人。

    部落里的女子大多身材健壮,皮肤黝黑,千台伯德都玩腻了,觉得索然无味,还是大汉那些柔弱纤细的女子更妖娆。

    每年的秋天,他都会跑到并州随机抢劫,弄些美人和财帛。

    因为他们全是骑兵,机动性强,每次都是抢了就跑,很难实行反击,搞得那边的百姓和大户们都谈虎变色。

    从百年前开始,并州和凉州的大户们,就开始修建坞堡,蓄养适合打仗的健仆,自发的抵抗乌桓抢劫。

    毕竟每回那些胡人都是毫无征兆突然而来,连抢带跑不过一个时辰,时间如此短暂,北方的边境线太长,地形复杂,边军根本无法及时救援。

    所以只能默许那些大户修炼坞堡,组织附近的百姓和自家奴仆武装起来,以至于各州边境蔚然成风,民间因此也留下了许多隐患。

    巘戅戅。#21434#21437#32#31508#19979#25991#23398#32#98#120#119#120#46#99#111#32#21434#21437#12290闻听烧当部落灭了族,千台伯德心有余悸,大汉如今威势正浓,他再贪心,也知道此时不能往风口浪尖上撞。

    可刘志却不打算放过他,一道诏书下去,又给了他希望。

    这道诏书是禁铁令,严厉禁止民间拥有铁制武器,不许蓄建私兵,以防止有人造反。

    说起来这道命令是针对的全国范围,最近一些年来,灾荒频繁,各种暴动时有发生。

    所以禁铁令是为了预防叛乱,这一点得到了部分朝臣的支持,但另一部分却反对激烈。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是实权阶层,这禁铁令,直接限制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朝议的时候,为此事争论激烈,之所以刘志能够强势推行,主要还是因为自前汉武帝以来,禁铁令就写进了汉律,并非刘志首创。

    只是后来随着坞堡的盛行,禁铁令形同虚设,而朝庭也默许了这种行为,使得民间武器泛滥成灾,时有叛乱和械斗发生。

    自从把大汉军权牢牢握在了手中,刘志的行事作风就越来越强硬,这两个月以来,配合着巡察御史王畅递上来的弹劾奏章,对各州吏治进行了大整顿。

    王畅自去年底受命以来,当天就马不停蹄的赶去了青州,紧接着又在徐州、徐州、兖州几地巡察,连过年也没有回来。

    借着匪患的东风,刘志对四州的县一级官吏,进行了大清洗,但当时的情况复杂,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