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何至于此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何至于此 (第2/3页)

里,呼啸的洪峰如咆哮的洪荒巨兽,顺着山崖的缺口疯涌进了洼地,第二天清晨,人们惊讶地发现,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湖泊。

    昨日还是鸡犬相闻的宁静村庄,今日便成了涛涛的黄色湖水,那里,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家啊。

    这天下午,下了整整四十天的大雨,终于停了,阴云密布的天空露出了一线阳光。

    “雨停了,雨停啦,哈哈哈,老天终于开眼了……”

    百姓们从湿哒哒的茅草棚里冲出来,一个个跪倒在泥地里,又哭又笑。

    董班正在案头给朝廷写奏章,请求陛下再多调些粮食和草药过来,忽然间禹岳冲进来,狂笑道。

    “董州牧,雨停了,哈哈哈,雨停了,哈哈……”

    董班一愣,拧紧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禹县令,赶紧组织百姓们抛洒石灰,所有男子都到山里去背干净的水,抓紧时间修缮危房。”

    雨是停了,可他眼前的任务还无比艰巨,而且,谁能保证这雨就不会再下了呢。

    禹岳脸上的狂喜褪去,急忙郑重其事点头,“诺,禹岳遵命。”

    看着禹岳匆匆而去的背影,董班想起了带兵在外治水的陆奉,他已经十几天都没回来过了,吃住都在江堤上。

    “来人,给陆校尉他们送些干粮和水,告诉他,即便雨停了,也不能松懈,防止上游洪水过境。”

    “诺。”

    立刻便有属下应声而去,董班低头看着没写完的奏疏,叹了口气,停下了笔。

    即使他不催,陛下也明白他的难处,连年灾荒,皇帝当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他也难啊。

    能支援他的,陛下肯定不会吝啬,说不定救灾物资已经在半路上了,自己还是稍安勿躁,再想办法支撑几日吧。

    明日先让百姓们捕捞些鱼虾,妇女和孩童都去采摘野菜,混在米糠和黍米里熬粥,只要能堪堪果腹,就能勉强撑下去。攫欝攫

    与他同样焦头烂额的,还有身在扬州的陈蕃,江淮是世家豪强的聚集地,随便动一个,身后都有朝廷大佬做靠山。

    当初他给陛下发了豪言壮语,要把江淮的土地兼并乱象整治下来,可到了地头才知道,真是举步维艰。

    这一年来他兢兢业业,一边镇压流寇,一边借机整顿吏治,一点点收复土地。

    虽然收回的部分不多,但却有效震慑了那些手段猖狂的豪强,令得他们有所收敛。

    正当情况慢慢步入正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不过,在他的游说下,这次救灾许多大户都出人出力,态度十分积极。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规定,按照田亩数量出人救灾,如果所出人数不够,灾后清算土地,多余的就认定为自动放弃了,将直接收归为王田。

    这一招真是绝了,让那些世家豪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哈哈,据说这还是去岁的大考魁首陈寔首创的,如今青州等地修缮水利设施,都是按此标准招募人手,短短几个月,已经风行各地,迅速取代了旧有的制度。

    他有信心,只要熬过了这个灾年,以后会越来越好,当然前提是别再有新的灾祸发生了。

    建和三年的夏天,风起云涌,无形的气氛笼罩在洛阳上空,空气中流淌着奇怪的感觉。

    黄琼近来心情很沉重,江东洪灾越来越厉害,朝野上下流言四起,这是阴阳紊乱,天地失和,身为三公之首的太尉当引咎辞职,以谢天下。

    至今为止,陛下并没有什么表示,这让黄琼陷入了两难之中。

    按理他应该主动递上辞呈,大汉一百多年来的规矩不能破,可他却真的不甘心就此隐退。

    非是他恋栈权势,只是自己年龄大了,几番大起大落,好不容易才有机会一展宏图,却眼睁睁的要半途而废。

    这日傍晚,长史许邑忽然急匆匆的求见,“英公,我得到密报,曹腾从河东郡等地调了四千兵马过来,今夜就到。”

    “调兵?”

    黄琼愣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身为太尉居然一点音讯都没得到,可见是陛下特意瞒着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