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〇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国人的评价  后明余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〇三章 你想封爵不?德国人的评价 (第2/3页)

统治逻辑是千百年来依据人性而约定俗成的,少有人不在乎自身血脉和子孙后代。”

    “每个人都有私心,一人立功,荣泽子嗣,这恰恰是多数汉人普遍认可的特权。”

    “适者生存,生物是这样,规矩也是这样。这个规矩既然没被淘汰,那必然是适合的。”

    说完,她半开玩笑半劝诫地道:“你要是被某些论调蛊惑了,我可是会伤心的。理想国终究是理想化的,任何军政团体都要看资历、看功劳,否则便脱离了世俗,免不了被孤立。”

    “……”周长风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迟疑了几秒才一本正经地回应道:“难得陛下今天这么有闲心,臣谨遵教诲、谨遵教诲。”

    “罢了,不跟你谈这些。”朱泠婧摆了摆手,“我之后要同内阁谈谈,或许该恢复低阶爵位。”

    “没听说过国朝有男爵子爵啊。”

    “你当然不知道,大明县子县男只在洪武年间追封过少数人,尔后由于卫所制的缘故,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往下大量官职都是世袭,也就用不着另封子爵男爵了。”

    「国初爵位五等,而子男后革」,明初规定子爵是正四品或从五品、男爵是正五品或从五品,这俩爵位和卫所制下的卫指挥使、千户抢占了生态位,所以存在的意义寥寥。

    考虑到旷世奇功太过少见,没有奔头,所以为了增加一定的普遍性来提振、激励军民士气,朱泠婧认为如今有必要重新立个规矩。

    现在又没有古代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官,所以用子爵和男爵来嘉赏那些立过大功的军人、学者是很恰当的。

    周长风也认同这一点,大明又没有建立公认的完整勋章荣誉体系,干脆就沿用自家的勋官、爵位吧。

    “陛下这个想法确实挺好……英明神武、英明神武。不仅前线是战场,后方的工厂也是战场,这种又光荣又实在的嘉奖很合适各种有功的人。”

    朱泠婧有些无语,“英明可以,神武就算了。”

    她仍然纳闷周某人这花言巧语、溜须拍马的本事怎么这样拙劣,按理来说应该很会讨人欢心啊。

    哎,没意思,好歹也是大明皇帝,想听些精妙绝伦的吹捧都听不到。

    随后她便向苏依依吐槽自己身边连个会说话的人都没有,后者表示爱莫能助,但给出了一个不算建议的建议。

    “兴许是您长期以来的言辞有些……苛刻,而且身份有别,即便是周待诏也不敢太放肆,其实陛下您直接问他就是了。”

    “那行,下回让他说,说不出来就罚俸。”

    也是在这一天,亚欧大陆的另一端……

    斯塔西侦查总局收到了德社驻应天公使馆首席武官贾斯特斯-科勒少将寄来的外交邮件。

    这份邮件中的报告是几位武官近半年来的总结,在于评估明军在南洋战役中的表现——以德国人的视角来看待。

    「……中國军队在进攻发起之前会实施中等时间炮击,普遍为一个小时;原则上,进攻时会有坦克协同,在空军单位有空闲时,还会有飞机参与支援。」

    「……排是中國军队最小的进攻单位,非常多见——荷属东印杜地区复杂的地形决定了这个特点。进攻以步兵连分散为前三角阵形布置,迫击炮会为其提供不间断支援。」

    「……士气高涨的中國军队拥有可观的行军能力,即使与德国步兵相比较也不落下风。马来亚半岛的战斗表明,在追击敌人的途中,中國军队只需要很少的时间进行休整。」

    「……一些中國步兵团的战术指挥十分呆板,其指挥官不具备现代化作战指挥的水准——他们会鲁莽的将可以掌握的兵力和火力全部施加在某一处,并过早的投入预备队。中國人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野战状态下,中國炮兵的素质很高,炮击精度很高,但快速反应能力不如英国人;在静态攻城时,中國重型炮兵的协调效率出奇的高,这可能和他们在平时的独特的编组方式有关。」

    「……大部分中國步兵接受过步坦协同训练,但实战表现显著低于平时训练时,这或许是因为东印杜地区地形交错坎坷,同时中國装甲兵往往不喜欢慢吞吞的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