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十六章 办学之策初见成效,士族之人倍感震惊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十六章 办学之策初见成效,士族之人倍感震惊 (第2/3页)

想高声骂上一句,“既然尔等如此反对徐州办学之事,你们倒是去把戏大人杀了便是!”

    办学之事,与苍天何干?骂苍天又有何用?

    在这,就算尔等要叫骂苍天,回你自家随你怎么骂,在我家叫骂天地,这算何事?!

    陈登被这些人整天叫骂胡闹,闹的甚是疲惫,让他更感难受的是,如今他与父亲也开始难以交流。

    “父亲,我先去学堂了。”陈登对父亲陈珪说道。

    “好,你去吧。”陈珪沉声回道。

    陈登随即点头朝学堂走去。

    他手中带着些许书卷,乃是今日需要讲解的课题。

    如今学堂里的学子多是战事遗孤,这些孩子大多淳朴,陈登教他们学习儒学,识文断字,他们虽文采不佳,但却早已懂得尊师重道。

    陈登只要出现在学堂,这帮遗孤学子便会围在陈登身前,他们对陈登执礼而拜,问询学习之法以及不懂之处,这些均让陈登甚是动容。

    陈登想起当初身为典农官,提议及负责实行的典农之策救活了诸多家庭。

    如今这办学之策,陈登有种预感,这何尝不是一场大变革,定将不久的将来引起巨大成效……

    ……

    这日,学堂前,月旦评核放榜之日,放榜之后,月旦评核便结束,孩子们可以离开学堂。

    所有学类,从理论到实际,唯有儒学需要多个教员商议评定,其余学类则以实际作品进行评定。

    或理论设定,或以学会之理论制造出相应军械。

    如此重大之事,更是戏大人办学首次评核,注定今日异常热闹。

    内城百姓很快便将学堂门口围了起来。

    在这人群之中,也有诸多身份显赫之人。

    他们的孩子,也在学堂之中学习。

    戏大人此次开办的学堂,不但录取战事遗孤,同样录取符合年纪且有天赋之孩童,录取条件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所以地位显赫之人的孩童,也才有了机会进入戏煜所办学堂。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学堂门口,戏煜从车辇上走了下来,身后跟着将军卫兵,诸葛亮与郭嘉紧随戏煜左右。

    二人身材挺拔,外表俊朗,富有学识而又聪慧过人,已然是下邳城内众人熟知之名人。

    在二人旁边还有一位年纪稍长之人,百姓只知姓贾,不知其名。

    在此之前,学堂一众教员,由曹昂为首,带队等候戏煜的到来。

    戏煜站定,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宣布结果吧。”

    “喏。”

    诸葛亮点头道,随即立于众人之前,手握书卷,高声念道:“工院第一名,李家李明,字云埔,以今日之所学,造定论钩锁,赏金8斤。”

    闻言,人群中有人突然甚是激动道,“哈哈,是我儿,我儿出息了!”

    “嘿嘿,是我!”

    同时,人群中一个围着围布的胖子高声喊道,满脸尽是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工院第一名,更是赏金8斤!

    甚是惊喜!

    更是货真价实的重赏,8斤金子,这可得抵挡多少粮食,今年他家无需再为粮食发愁,更是能换的一处宅子。

    岂能不欣喜若狂!

    典韦将赏金亲自分发赏金,见到足足8斤黄金,周围百姓顿时热血沸腾,“戏大人所言不虚啊,入学真的有用,只要学有所成,竟然还能领到赏金!”

    “戏大人诚不欺我等啊!”

    一时间,百姓们将学堂这次月旦评核结果奔走相告,顿时引起阵阵轰动之声……

    至于那定轮之器为何物?无人知晓,儒生们也不知。

    听得此消息的黄承彦与乔公,也是震惊不已,顿时对戏煜这学堂有了浓厚兴趣。

    得知消息的其他百姓,立即跑向学堂外,很快,学堂外边便被堵得水泄不通。

    此时已到儒学一类,学习们所写策论可安徐州,诸葛亮宣读完之后,儒生学子倒也可以点评一二,精妙之处,更是点头赞许。

    至于方才工学第一名所做定论之策,他们甚是不懂,更不知为何会被评为第一。

    但工学门类的军械分类第一,儒生士子们倒是听懂了,为一个年方十三岁少年摘得桂冠,更是改良了投石车,让其的底座更加稳固,而且还有效加长了力杆,用平衡重力增加重量,使得透射距离能达到八百步之外。

    此改良竟然出自少年之手,儒生士子,乃至众人甚是惊叹。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此改良后的投石车,每月竟可以出产六七架。

    接下来,便是农院一类,获得第一的乃是策论。

    以其策论所述,一个全新的井井有条的秋收之策,加之工院器械的配合,在减少往年一半人力的同时,却可以在更短时日内完成粮食收割与并存放。

    此策论引得儒生学士,纷纷点头称赞。

    而这农院第二名也有甚是出彩之策论。

    此人在策论中设想:在第一名的基础上,采用“粮站”思想,在徐州境内,以纵深线路为主要路线,每八里建一粮站,由民兵守护。

    如此一来,整个徐州境内,将会遍布粮站,就算敌军偷袭,也无法一次便烧毁所有粮食。

    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