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筹粮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筹粮 (第2/3页)

多少人剥下树皮,用水浸泡过,再把它捣烂,煮来当饭吃。

    当时参加筹借粮食的同志压力很大,他们看到美军蹂躏过的村庄弹痕累累,瓦砾成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景象,他们心想,朝鲜人民被侵略者弄成这个样子,还能有多少余粮借给我们呢。

    可事实出乎大家预料,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伟大感人的。

    去伊川郡筹借粮食的同志,每每想起这段往事,都非常激动。

    筹借粮食的工作,是志愿军和当地政府一同合作,政府代表向群众说明志愿军同志的来意后,朝鲜人民男女老少争先恐的说:

    “怎么着也不能让志愿军饿着肚子打仗啊。”

    他们扛着铁锹,拿着盛米的罐子、袋子全跑到山上去,有的刨,有的挖,把藏起来的粮食全挖了出来。

    一个名叫金基善的朝鲜同志,是自卫队队长,干得比任何人都起劲儿,他的脚坏了,流着脓血,背粮食的时候却不含糊,一趟又一趟,说什么也不肯坐下来歇息。

    特别是当地的妇女,她们身上背着孩子,头上顶着粮食,上山下山,丝毫不觉得累。

    家里的老人帮忙把粮食做成饼,烙好用袋子装起来,一袋子一袋子的运往前线。

    艰巨的筹粮任务,就这样完成了,让所有参与筹粮的同志都感觉不可思议。

    但他们也了解到,朝鲜人民是把所有的粮食拿了出来,他们只留下一点点,无不被朝鲜人民‘砸锅卖铁’也要支援前线的精神感动的彻夜难眠。

    然而,第二天正准备告别乡亲们的时候,他们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

    “照原定粮食数增加一倍!”

    部队很快就要发起第三次战役的进攻,每一名战士至少要携带七天的干粮,前线十多万人,所需要的粮食数量是个天文数字。

    上级要求他们在三天之内筹好,他们感到实在困难,老百姓都把口粮都拿出来,剩下来的只有稻谷,要把稻谷捣成米,在三天之内也筹办不齐啊。

    事情往往总是朝着出乎他们预料的方向发展,他们和村里的干部商量后,召开了村民大会,向群众们讲明准备继续战争的情况,还没来得及做动员,老乡们却纷纷表示:

    “为了打败美国侵略者,我们宁愿不吃一粒米,也得让人民军和志愿军吃饱肚子!”

    “你们不要犯愁了,我们保证按时把粮食筹齐,我们自己有办法。”

    一位姓李的老大娘说:“我家的粮食留一个月就行,人老了,吃的少,其余的都给你们送过去。”

    负责筹粮的同志刘群看到了群众们的热情,但还是担心三天之内无法完成任务,因为全村的劳动力是有限的。

    到了夜里,他又睡不着,索性和房东小孩一块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风雪弥漫,混沌一片,汉滩川的轮廓无法分得出了。

    寒风像针似的刺着脸皮,痛的令人滴泪,可他走出去几步,却听到有人在说笑,还有人低声哼唱着歌曲。

    他的心里热极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老乡在给志愿军捣米。

    那个时候朝鲜农村还比较贫穷落后,大都是用木杵在大树做成的木坑里把稻米一杵一杵地捣成了白花花的大米,或者用石碓舂米,是比较原始的脱谷办法。

    在一间捣米屋里,有八九个妇女踩着沉重的石碓,在郎朗的笑声里,发出单调的沉重的嘭嘭声。

    刘群看到这一幕,心窝里热极了,“你们辛苦了,是我们麻烦你们了。”

    妇女们咯咯笑着说道:“不,没关系,你们不是饿着肚子打美国鬼子吗?我们打两天晚上米算什么。”

    刘群和房东的小孩在村子里绕着走了一圈,看到各处都有朝鲜老乡们忙碌的身影,有的用石碓舂米,有的用木杵捣米

    东方发白了,寒风凛冽,清冷的晨风里仍然荡漾着妇女们的说笑声,和咿咿呀呀的歌唱、嘭嘭的捣米

    三天的日子满了,粮食也都筹齐了,在筹粮组要走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