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出发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出发 (第2/3页)

、草啊、田啊、路啊、茅舍啊、废墟啊都被包裹在冰雪下。

    阳光下,大地上银光闪闪,叫人睁不开眼睛,只有淙淙的江河和溪流镶着透明的冰凌,流闪着碧绿的粼光,显得更加清澈、明亮。

    在这个冰清玉洁的日子里,三八线以北的土地又回到了朝鲜人民手里,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兴高采烈地踩着积雪开向三八线。

    二次战役后,一一二师缴获了许多咖啡,战士们反应咖啡苦、不好喝,杨大易一见雪光耀眼,正愁着没东西当路标呢,说道:

    “不好喝就打路标用嘛。”

    银色的道路上印上了咖啡色,可真是一目了然。

    也许美国人见了,怕是要说他们土包子,打个路标居然用咖啡,过于奢侈了。但给它派上用场,还真要感谢美国佬。

    雪后的道路非常难走,即便是刚刚从后方补充好的三连,行进一路,鞋子也湿透了,冰冷的贴在脚面。

    为了不让战士的脚冻坏,夏远号召刚组建的d支部用毯子做袜子,多给大伙做几双袜子穿。

    他还让战士们用一些泥,抹在眼睛下方的眼袋上,鼻尖上,这样一来,看着那白茫茫的一片,就不容易得雪盲症,一些从南方来的战士,没见过雪,很容易得雪盲症。

    越是往前走,侦查的敌机越多,一天几乎可以遇到四五次。

    他们一边走一边躲着,终于来到德川附近,经过一次大战的德川,已经是千疮百孔,留在德川仅有军后勤一个连,这里还是个物资囤积的地方,此前从前线缴获来的物资,都存放在了德川周围的山野之中。

    “同志,你们好。”

    途径德川,夏远带着三连进去简单的补给。

    后勤部的同志前来探望三连,现如今所有的部队都去前线打仗,很少有部队路过德川,要路过,也是敌人的飞机飞过,对着德川一片轰炸。

    经历过美国鬼子的轰炸,加上此前的战争,德川基本成为一片废墟,缴获的物资也都放在德川周围的山野之间,一点一点的往后方运。

    和后勤的同志寒暄一阵,临走的时候,补充了一点食物,休息了一会儿,就又继续出发。

    此时。

    前线的部队都在大步向三八线挺进,由于连队生活条件差,加上连续的作战,长期吃不上油和菜,不少战士都染上了夜盲症,一晚上行军不知道要摔多少次。

    人称‘老模范’的高德正,可以说是一位年龄最大的战士,他是三三五团二营的炊事员,比大老刘大了十岁,年高57,转眼就是花甲之年。

    平日里,工作特别负责,从来不浪费一粒粮食,总是把革命当日子过,因此,同志们都亲切的叫他‘老模范’,要不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早就回家享清福了。

    当他听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坚决要求继续服役,随部队一同前往朝鲜战场,为国争光。

    高德正从不服老,担着行李担子,从来没掉过队。

    现在夜间行军,他却吃力很多,老眼昏花,加上夜盲症,眼睛看不清道,他就拉着别人的衣角,担着担子跟着队伍继续前进。

    到了营地,撂下担子,就开始找柴火,烧火做饭,像从来也不知道疲劳和劳累似的。

    年轻战士在他的带动下,就更加有生气了。

    行军路上笑语歌声不停,有的还设置了宣传鼓动队,他们用罐头盒子作为乐器,自制胡琴,甚至把敌人的钢盔当做乐器敲打,自编自演的各种鼓动词,还有一些美国鬼子出的洋相,惹得战士们哈哈大笑。

    敌侦察机比往日频繁,整天在‘三八线’以北轰炸扫射,企图在三八线北面制造一片无人区,来巩固他们的生命线。

    志愿军所经过的城镇,几乎变成了一片焦土,只有在地图上才能找到它们的名字。

    夏远带领三连,随着老乡一路向南挺进,明显感觉到敌机侦查愈发频繁,向导老乡指着远处的方向,对赵翻译讲了一通。

    赵翻译说道:“往那个方向,就是三八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