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赵佗的一生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赵佗的一生 (第3/3页)

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至少没有成为像匈奴人那样的、明面上的敌对势力。

    从此,中原地区的铁器等生产资源、技术源源不断引入南越国,启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赵佗相当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历史上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赵佗又对任嚣所建的番禺城作扩建,城周达十里,被称为“佗城”,成为后代广州的中心地区。

    他努力协调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从而促使广东地区文化经济在秦末汉初年间稳步发展。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

    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

    赵佗与吕后当政时期的汉朝中央政权关系一度紧张,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激化。

    当年,吕太后派遣大将隆虑侯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病倒,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赵佗觉得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汉朝的另一个藩属国,位于南越国北部,现湖南省境内)来吞并他,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崩,汉朝命周灶罢兵归,而赵佗凭借着抗击汉朝的成功而扬威于岭南一带,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而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即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

    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

    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再次被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又修好始昔,维护了岭南的社会稳定。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象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在吴楚七国之乱期间,赵佗应吴王刘鼻之邀,派遣了一直南越部队加入吴王刘鼻,具体数量众说纷纭,史家言‘十五万’,但从后世出土的记载,以及当时岭南地区的人口密度、数量,还有赵佗当时的军队数量、可能派去帮助刘鼻的数量上限来推断,这支南越军队的总数应该在九千-一万五千人之间,和同样出兵帮助刘鼻的闽越、东越军队加在一起,很可能都凑不够两万人。

    也正是因为这支军队的缘故,刘鼻才会在大军败亡之后,于岭南百越之地被人砍下脑袋——除了赵佗之外,岭南几乎没有人不怕长安朝堂投向自己的目光。

    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一百余岁,葬于番禺(今广州)。

    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三代南越王——南越文王:赵眜/胡,南越明王:赵婴齐,南越哀王:赵兴。

    汉武帝元鼎五年元前112年,南越国相吕嘉等人发动叛乱,杀害赵兴以及其母樛太后。

    赵兴继位时年纪尚幼,无法控制曾是三朝丞相的吕嘉,最后在其母樛太后和吕嘉的权力斗争中,致使自己遭吕嘉杀害,也因此让汉廷找到出兵南越国的借口,最终致使南越国灭亡。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