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三章:料军  犁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三章:料军 (第2/3页)

些商旅随军。

    豫州本就是商旅云集的地方,但在过去军队是很少让这些人参与的,从秦以来的军国一体政策开始,军队的补给都是由国家来提供,鲜少让私人的商旅提供。

    但袁绍却允许本地的商旅们随军,而之所以如此还是和袁氏的军制相关的。

    在袁氏以外的势力,不论程度多少,其实都是统一收缴军队的战利品的。但在袁军这里则不同,前线武士们获得的战利品统统都属于自己。

    这也造成了武士们常常获得很多东西,但却带不回去。所以就需要就地变卖成方便携带的东西,而这个时候商旅就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可以说,袁氏的商旅随军算是一种特色了。而有个意外的好处是,随着军队和商人之间联系的频繁,商人们也开始运输粮秣这些大规模的商品,这就给袁军的后勤补给带来了某种便利。

    豫州地区的商人群体是非常有实力的,大的商团往往组成四五十辆牛车,可以运载够数千人吃嚼的粟米。而一些小的商团则几家联合在一起,或携带盐巴,或赶着羊,一并随军。

    当然这种鲜肉在什么时候都是少有的,往往也只是供应给袁军的高级武士和将领们。

    可以说,单就上层享受这一块,袁军远远要比泰山军来得奢靡多了。

    而这些商旅也不虞被袁军劫掠,因为能做这个买卖的,后面都站着几家颍川、汝南的豪族,甚至里面大部分都是那些庄园武士自己的车队。

    对于这些过分精明的庄园武士们来说,既能将庄园内的产出卖出去,又能获得便宜的战利品,双赢。

    ……

    就这样,随着袁绍羽骑四散,得到命令的各军在完成集结后,就由旗帜的引领向着阳翟前进。

    这些部队被分散在豫州各处,要先到阳翟做最后的整军,然后统一分批北上。

    而率先抵达阳翟城外的,就是四个军,两万人的汝南军。这四支军队分别是绍威、绍义、绍雄、绍德四军。

    这四军和之前鞠义麾下的绍武军一并称为袁绍的上五军,是袁绍嫡系中的嫡系。

    这五个军几乎都是来自汝南的子弟。

    汝南在袁绍的治理下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如果说颍川是作为陈公国的文马车的话,那汝南就是袁绍的武马车。来自颍川的文士和来自汝南的武士共同高举着袁绍的公国宝座,缺了哪一个,这陈国的基业都有坍塌之虞。

    汝南本是人口百万的大郡,但奈何十余年间,先是黄巾乱起,又是汉军乱战,最后是袁氏崛起,可以说年年刀火,岁岁兵灾。

    而也是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汝南形成了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数年间,入募军中者十余万。

    而袁绍正是从这十余万青壮中拣选了魁伟强力者两万人,组建了自己的上五军。

    正是靠着这样的强兵,袁绍于汝南四战之地而略有中原,打下了如今陈公国的基业。

    可以说,汝南几乎户户有军人,其选出的牙兵也是优中选优。

    当年,袁绍还常带着长子袁谭到五军中夜宿,他就曾对袁谭道:

    “你,吾子也,彼等,吾假子也。”

    所以,袁绍的上五军也被称呼为“假子军”,所以他们的军号都带有袁绍的名。

    本来汝南就以武立家了,后来袁绍在汝南实行庄田制后,更是加速了汝南全民尚武的过程。

    通过括下宅田、奴婢,汝南武士得以更集中的习练武艺。而且因为和袁绍的这种恩义关系,袁绍允许上五军的子弟可以子承父业。

    只要族内有人上募武士,其家就依然可以享有陈公国上甲的特权。

    也正是这个原因,上五军中,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彼此之间形若子弟,是真的陈公亲军,陈国柱石。

    而当这四军抵达阳翟时,袁绍更是亲自接见了。

    他抽出了半日观看了四军的演武,其中有弓射、角抵、击鞠三类,而这三项演武也是汝南武士们日常操练的。

    凡军战之艺,首重骑射。而汝南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