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纪纲  大明公务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纪纲 (第2/3页)

员,或者押宝在朱元璋身上的很多人员,他们或许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算是小有家产。他们是南京市民繁华根本。

    而北京虽然产出很多物资,但是北京本地却没有这样的消费群体,或者说这样的消费群体并不大。北京本地的产出,大多都是卖到各地,北京本地消费的并不是太多的。

    这些情况都反应在市面上了。

    姚广孝或许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能看出来。

    姚广孝对南京很熟悉,他来到南京之后,并没有直接开始行动,开始探查南京市面,各种物资的物价消费规模等等。

    这样的做法,让姚广孝身边的人吓了一跳。

    姚广孝身边的就是纪纲。

    历史上纪纲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燕王打到德州之后,他就投奔燕王。而今却又不一样。

    纪纲是德州人,在开战之后,德州就为北京所有。后来退出。纪纲思索之后,决定投奔北京,原因很简单,纪纲在南京体系之下是很难出头的。

    纪纲弓马娴熟,本来想在军中出头,但是奈何,军事改革之

    后,军队对弓马娴熟要求很低。很多将士不喜欢火器,弓马不错。毕竟洪武开国不远,武风正盛。

    很多人其实不愿意自己从小学习的技能一下子作废。只能去骑兵了。

    这样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北军骑兵的素质。毕竟骑兵的名额是有限的。没有一点本事,只能去步卒端火铳了。

    纪纲的弓马娴熟,那是指读书人之中,放到军中。也不过尔尔。他即便去了骑兵也不可能有高位。投军不成。那从文怎么样?

    从文可以的。

    毕竟在古代不管哪一个时代,都是缺少读书人的。

    纪纲再怎么说,也是一个读书人。

    只是奈何,北京的官学是何夕的学说。何夕的徒子徒孙才是正统。

    何夕的新学虽然提出也有十几年了,但是对于一个学说来说时间还是太短。纪纲从小学的不是这个东西,而今再改,已经来不及了。而在官府做事,没有文学底子是万万不行的。

    纪纲怎么做都没有前途。

    不过,忽然一个机会,让纪纲脱颖而出。

    不是别的,就是北军再次攻陷山东北部之后。派人清查,这些地方支持南军的势力。

    何夕对这一件事情,看得很轻。并不觉得,这些人做得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政治站队就是这样的。站队错,就要付出代价,不狠狠打击这些人,如果让支持北京的势力得到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