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民意论  大明公务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民意论 (第2/3页)

愿意投奔北京。

    毕竟,即便北京胜过一战,但是整个大明,特别是南京这里,都觉得南京是正统,之前不过是疏忽而已。

    将来定然不会在发生了。

    历史上,燕王打了好几年,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而今也是一样的。

    徐增寿虽然想与北京搞好关系,但是总不能太出格了。而李景隆,郭英,等这些人算是对北京关系最好的人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与何夕本质上是一类人。

    都是外戚,虽然立功,但是实际上在朱元璋时代得到重要的外戚。

    虽然韩国公李祺也是外戚,但是李祺的班底乃是李善长留下来的。而李景隆等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更多依靠皇帝的信任。朱允炆上位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外戚自然疏远了一些。

    他们不高兴之余,对南北之争多了几分幸灾乐祸。让他们去投北京,是不可能的。身家性命都在南京,但是不妨碍他们对于南京的失败,嘲笑几句,凡是朱雄英即便打进南京城,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换一个皇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些人看了文章。很多人还在研究文章背后

    的含义,李景隆已经看明白了。

    毕竟李景隆的父亲是有名的儒将,而李景隆在儒学上也是有造诣的,并不是睁眼瞎。

    李景隆叹息一声,说道:「如果太祖也是这样想就好了。」

    「怎么想?」郭英看不明白。问道。

    李景隆就给他们解释了民意与天意的区别,这些道统与法统的不一致的地方。

    郭英顿时皱眉,让他去理解火器新战法,他还是能理解的,毕竟到底是打过仗。有些东西是相通的。但是理解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不行了。

    他说道:「你说明白一些,北京准备怎么做?」

    李景隆沉思一会儿,说道:「大概是今后朝廷有什么大事,先要征询一些民意,然后在做决定。如果大家都不同意,皇帝也不会能做。」

    「你说的对。」郭英叹息一声,说道:「太祖能这样想就好了。」

    所有人对洪武年间,感受特别矛盾,一方面对洪武年间感到怀念,毕竟洪武年间,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是真要说起来,洪武年间,特别是洪武二十年之前,那简直是大明版的火红的岁月。大家一起奋斗,将大明搞得蒸蒸日上,彼此之间,也没有那么多事情。

    另外一方面,所有人都朱元璋有本能的畏惧。不管是怎么样的功成名就,在朱元璋面前,与区区一小卒没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