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地四十三章 六镇遗恨与元兴根本  大明公务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四十三章 六镇遗恨与元兴根本 (第2/3页)

   成吉思汗将整个蒙古编成九十五个千户。再加上成吉思汗身边的怯薛军,也算是质子军。总共十万出头大军,就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的根本力量。

    当然了,黄子澄着重讲的也不是,蒙古军队的战斗力,而是维持战斗之后的体系。

    一个蒙古千户不仅仅是一个战斗单位,还是一个生产单位,几乎每一个千户的装备,战马,粮食都是由千户产出。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每一个千户百户都有出质子带仆从,在怯薛军服役。从而整合整个蒙古的力量。

    而每一个千户,非功勋亲贵不得带领。

    而每一个蒙古百姓都以千户为单位服役。可以说就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一辈子都逃不过千户的管理。

    而这个正常并非没有缺陷。最少蒙古内斗的时候,各千户都是以自己首领站队的。可以说每一场蒙古内战,就是在九十五个千户之间的争斗。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就越发认真了。原因很简单,大明的卫所制度,虽然有参照大唐府兵制的地方,但是更多是继承了蒙元兵制。蒙古的千户制度,与明朝的卫所制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过,黄子澄并不仅仅将蒙古的统治方式。他接下来讲解是为什么蒙古要这样做。

    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论述。

    黄子澄说道:“每一个千户,本质上就是一个单独部落,如果除了质子之外,蒙古中枢对每一个千户没有任何制衡关系。如此一来,才有后来的决定蒙古君主的诸王大会。而诸王能决定君主的根本原因,就是每人掌握的千户部落。”

    “成吉思汗意识不到这一点?臣以为不是。而是成吉思汗无法改变草原上的条件。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可以说任何人员的负担。都是不可能的中原朝廷制度,任何多加一个官员,在草原上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学生以为朝廷如果要在草原上建立统治,则元蒙千户制度,是可以借鉴的。”

    朱元璋听了,对何夕说道:“他们彼此之间的作业是互相看过的吧。”

    何夕说道:“陛下英明。”

    朱元璋说道:“他们两人一正一反,互相对应,不得不令人深思。不过,对于北疆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何夕说道:“陛下,还是先听学生们讲,臣不才,想做个压轴。”

    朱元璋微微一笑,随即一挥手。让黄子澄下去了。徐正又领了丁显过来。

    丁显精神抖擞,在如此场合,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