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我来取经(求订阅)  村里有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63,我来取经(求订阅) (第1/3页)

    二月底三月初,县上各试点村的高标准制种农田基本上全部平整出来了,同样借鉴游仙村的经验,分成了十亩大小的一块块农田,堤坎都修得较宽,中间还有水泥公路通达。

    “明天开始育秧苗了,我们按照去年游仙村的谷种数量,给每个村准备了五百公斤谷种,平均下来每亩一公斤谷种。

    另外,按照省农科院的规划,剩下的谷种安排到省里其他市县的制种基地去了,今年游仙地生产的谷种,全部都要用来培育新型谷种。

    今年全省一共新建了五十万亩高标准制种农田,全力用来培育新型谷种的话,明年的谷种就足够全省的所有农田所需了。”

    省农科院的李教授也下来指导工作,他跟莫长风比较熟悉了,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起了一些今年省上的工作安排。

    “咱们的任务,恐怕不仅仅是满足川蜀省的种植需求,还要为全国各地换种做准备呀。不过,说句实话,本县的制种农田有问题我可以负责解决,其他地方的我就没办法顾及了。

    李教授,要不你跟领导反映反映,明年在我们县发展更多的制种基地吧,只要是在我们县内的,有任何问题我都可以尽快解决,隔得太远了就没办法了。

    你看啊,我们县的基本农田至少有三十七万亩,如果全部发展成高标准制种农田,那就是如今规模的七倍多,我可以保证这些农田制种的谷种全部符合要求。”

    莫长风也抽了个时间给李教授和省农科院的其他专家、领导说起此事,他当然希望本县的百姓能够从中享受红利,只不过具体结果他说了不算的。

    但是呢,如果没有他的参与,其他那些制种基地培育出来的谷种,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本县生产的谷种相比。

    因为本县的制种基地,他可以暗中在雨水中弄一些灵气,足够保障这些制种农田培育出合格谷种,而外县的那些基地,则完全要靠各级农科院的专家们了。

    他们可能有办法科学管理,但是却没有办法弄来天地灵气,即使莫长风提供一些营养水,他们也研究不出同样的东西。

    说到这里,还得提一提,莫长风还负责向省农科院提供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水,自然这是需要值钱的,算下来全省五十万亩制种农田,营养水的钱就高达两百万。

    “嗯,如果今年这些试点制种基地的效果好,明年省上肯定还会有大动作,只不过省上的意见可能会集中在川西平原一带,那里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又称为天府之国,地形也更合适一些。”李教授委婉地说。

    “嗯,我明白了,那就等到收获之后再说吧,或许省上的领导会改变主意呢。”莫长风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本县争取到更多的制种试点基地。

    育种的时候,莫长风一天要跑几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好几个村,所以他一天要跑十多个村子,就这样下来一百个村也要跑七八天。

    不过,基本的育种工作大部分老农民都懂,莫长风也只是去看看他们挑选的育种田平整得如何,支的薄膜大棚如何,只要不出大问题,加上及时用了营养水,育秧苗是不成问题的。

    而只要秧苗育种不成问题,栽种下去后,莫长风就有办法让它们生长得好,只要时不时弄点天地灵气,培育出来的谷种就是优良的。

    而今年这一百个试点村的老百姓,只要是流转了土地出来的,都能够得到比较多的分红,可以直接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不过,与游仙村相比,今年后面的一百个试点村的情况又不一样,县里给出了一亩农田一年两万元块钱的承包价格,其他的收入统一交由县里统筹,当然也会分一部分给村上做为集体资金。

    五万亩高标准制种农田,按照去年游仙村的收入情况,七万块钱一亩,那就是三十五亿的收入,除去分给地民的十个亿,县里的收入就有二十五亿,再除去各种开支,以及分给各村的资金,县上的财政收入至少增加十五亿,足够县里搞许多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