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0章 杀官哗变  朕乃一代圣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0章 杀官哗变 (第3/3页)

尚义也不信,蓟州镇里没有锦衣卫,别看现在风平浪静,实际上京里肯定盯着呢,尤其是离京师比较近的宣府、蓟州和大同。

    外面寒风呼啸,停下来的雪似乎又有重新开始的意思。

    杨尚义虽然较十年前已经老了些,但披甲还是没有问题。

    府里上下已经全都紧张的运转起来,而在这片略显混乱的局势中,蓟州府的镇守太监陈密忽然冒雪而来。

    “杨总兵,听说遵化出事了?!”

    “陈公公来的正好,本将正要点兵出征。”

    “有司礼监的急递,是陛下来信!说要杨总兵亲启。”

    “喔?”

    杨尚义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他快速拿过来扫视一眼。陈密则在边上一直踮着脚想看,但又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奈何他个头没有杨尚义这种将军高,就是踮了脚也看不到。

    “皇上,说什么?”

    “皇上想了个好法子。正常来说蓟州武官分属兵部,人员调动也总是要通过兵部的。不过非常之时,陛下允我们便宜行事,按照各卫反应程度……调任将官。”

    陈密一下子也领悟了这份用意,“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调动一人,流程不短,陛下此举也算是信杨总兵颇深了。”

    杨尚义明白了。“所以才从司礼监过来,就是为了能快一些。”

    一般来说,武官要兵部任命,要下发文书。可蓟州,地太大,人太多,等着兵部慢慢反应,还要讨论他们推荐的人可行不可行,或者有什么其他势力想安排点自己的人,这一套走下来和现实的情况变化实在不相称。

    所以只能因时、因势而变。

    这是朱厚照根据王芷的建议,想出来的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办法。

    虽然说这个权力给得大了点,基本上就是任边镇总兵施为,不过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要紧,后面他还有操作空间,实在不行蓟州总兵一杆子叉到甘肃去,甘肃总兵再换过来都可以。

    这种大胆操作,关键在于他有一些自己信任的心腹将领,他们所领的军队就是压舱石。

    “陛下的这个办法好。各卫所指挥使和千户能互调的尽量互调一下,实在不行的就升个官儿。”

    与一般地方不同的是,蓟州兵马的‘冗官现象’比较严重。

    实际上一个卫,不止一个指挥使的。说起来可能比较夸张,难以让人相信,但……根据《明史·职官记》记载,蓟州指挥使最多的一个卫是密云中卫,它有19个指挥使,遵化卫,有16个指挥使……

    但《明史》记载不会是恰好记载了正德四年这个时间点,只不过蓟州冗官一事确实贯穿始终,换句话说,也许遵化卫现在不是16个指挥使,但肯定不会是1个指挥使。

    这个事情让杨尚义多了几分方便,不管有没有缺,可以先升官。升官的路不走,非要走造反的路,那就是老天都难救了。

    这个办法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会让很多略微理性、胆小的人谨慎行事,不至于一股脑的都进行杀官、哗变。

    对于杨尚义来说,这个权力的确是个及时雨。

    陈密则着急,“杨总兵,你要出兵,但总得先将陛下信中之事安顿好再去吧?”

    杨尚义收拾就好出门,他紧声道:“来不及了,陈公公。事情闹得越大,你我将来越难到御前交差,路上安排吧!”

    外面,镇朔卫和营州卫兵马已经齐整,这是妥妥的一万人马。

    杨尚义不是那种只会往兜里揣银子的脓包将军,他带过兵、会带兵,掌控军队的能力是有的。

    镇朔卫指挥使正是徐力、营州卫指挥使则名马雄斌。他二人率领自己的千户已经在等着了。

    杨尚义来了以后扫了他们一眼,“本来该过年的。”

    “没那么丧气,不过年,去立功领赏也不错!”

    杨尚义一笑,“来时,本官忽然想到一件事,你说朝廷要这些将校占掉的田,他们便杀官闹事。可是他们占了普通士卒的田,叫士卒们往何处去呢?”

    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