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8章 红薯入京(二)  朕乃一代圣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8章 红薯入京(二) (第3/3页)

的。现在看来也走不了了。”孟求中走到门口,蜷缩起身子往地上一坐,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把怀里抱着的小木盒打开了,随后眼睛就开始放亮光。

    “皇上还真是大方,我只要一百两,他给咱五百两!哎呀,这下咱不受那个穷罪了,等回去以后,爹给你找个好婆家,嫁妆管够。”

    “女儿还不想嫁人。”

    孟樱说起来也是有几分姿色,刚入京的时候风餐露宿的当时有些憔悴,这两年养在深闺,脸上是红润透亮,皮肤是白白嫩嫩的。

    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瘦瘦小小的,苗条是苗条了,但女孩子讲究的是屁股大好生养,弄成个白瘦幼,媒婆要说不好了。

    “说的胡话,不嫁人?不嫁人当个老姑娘啊!”

    “那也不能刚见面就要女儿嫁人,两年多没见爹了,女儿陪陪你。”

    “嗯。”这话听着还算受用,想了想,孟求中又问:“那个什么世子,没有欺负你吧?”

    “啧。爹你又乱嚼舌头。”

    “看他不像好人。”

    “这个世子才奸猾呢,他知道女儿和这个番薯有关,番薯又是皇帝在意之事,所以他注意的很。这两年女儿也算是吃好喝好睡好。”

    ……

    翌日。

    乾清宫。

    皇帝到的时候,殿里面已经站满了人。

    臣子们也经验丰富,有时候凭着感觉能大致知道今儿这事多大,像这一次,事情肯定不小,一个个都齐整得出现了。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都赐座吧。”朱厚照搓着手走了出来,他也不到上面去坐了,还是直奔主题。

    一招手,一个太监端着木盘子走了出来。

    “诸位爱卿,今儿宣召各位前来是有个喜事分享。你们先看看这东西。”他指了指,然后侧过身让他们都瞧得仔细,“可有认得的?”

    正德年间,红薯还没进入中原。

    朱厚照是人为的派人找了几年才找到。

    几个大臣都摇了摇头。

    “陛下,此为何物?”王鏊拱手,慢声细语的问道。

    “这个东西名为红薯,也可叫番薯。”朱厚照做手势,让太监往前,“诸位爱卿可以拿在手里感受一番。是朕从海外让人带回来的。摸上去有些坚硬、清凉,当然也有些粗糙。”

    “有何功效?”

    “可以吃。”

    杨一清首先拿起来,他凑在鼻子上闻了闻,“无味。”

    “口感是甘甜的。”

    “陛下……?”

    “额,杨阁老,这个不要吃,朕只有这么几个。而且生吃比较坚硬,你们的牙容易崩掉。”

    “喔……”

    杨一清之后,王鏊、王炳也都拿过去端详了一番。

    “陛下,这种果子,是在树上结,还是在地里长?”王鏊也好奇。

    “地里长。亩产可达30石至40石。”

    皇帝是轻飘飘说出这句话,但是殿里所有的大臣听完都惊了。正常的稻田,亩产也就是2石、3石。

    “陛下说的是三十,不是三、四?!”韩文惊站了起来,忽然间就对红薯特别的重视起来。

    朱厚照背着手笑道:“如果是三、四石,至于朕这么一大早,宣召六部九卿至此么?”

    躁动,气氛还是有些躁动。

    顾佐问道:“陛下从何处得到的此物?又怎知可以亩产三四十石?”

    这等事情,乍听起来还是太离奇了。

    “实际上在数年之前,朕已命锦衣卫暗中谋划此事,行动代号即为红薯。昨日,朕召见一福建老农,这几个红薯便是他带回来的。至于说亩产,红薯在海外之国都能有这样的产量。”

    “如此,那可以代替大米、小麦?若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改种此等作物,每年的粮食岂不是可以瞬间也翻上十倍?”

    顾佐不知其特性,这样推断也在常理之中。

    朱厚照看其他人也会频频点头。

    “事情,倒也不会那么简单。”王炳说,“此物名为红薯,是海外之物,是否适合我大明百姓食用还是两说。臣以为,可试行之。”

    王炳虽然不是那么讨喜,但说话却往往言中关键。

    “朕,今日宣召诸位进宫,就是为了试行之。红薯的产量高是其一个优点,另外还有一个便是土壤肥力不那么强的土地也可种植,所需的水也远远少于水稻。这是可以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作物。此事关系重大,需内阁、各部协力推进。”

    “老臣,愿领此重任,为陛下分忧解难。”韩文是户部尚书,这种事请他当仁不让。

    “户部是要的。”

    内阁三人听了这话也明白了,除了户部,还要内阁。

    不过他们刚要说什么,朱厚照已经先开口,“此事,朕意委任一人专门负责,不仅仅是协调、负责,更要深入其中,正如王阁老所说,此物是个新鲜玩意儿,怎么吃还不知道。怎么种就更是学问巨大。”

    所以这样一来就不适合内阁的阁老了,毕竟他们每个人都身兼数个重任。

    实际上朱厚照想到一个人,便是杨廷和。

    杨廷和原先在军机处任职,后来西北的战事结束以后,作为皇帝心腹的他,调任詹事府詹事。但现在哪里没有太子,所以他是哪里需要往哪儿去,经常性的还会代表皇帝出差,离京处理专门事项。

    杨廷和有一个优点,就是脑子非常清醒,条理、逻辑从来不乱。

    而且这些年他各类官都当过,乱七八糟的事处理了不少。

    所以实际上朱厚照还有另外一重打算,就是调其入阁。他现在一身的奇怪经验,除了当阁老,其他的各个衙门都不太适合。

    殿里的人都在等着皇帝宣布,朱厚照也就不卖关子,“红薯培育和推广之事关系重大,是朝廷最为重要的政务之一,朕以为詹事府詹事杨廷和可堪一用,并增补其入阁,专办此事。”

    这么说来,是因事入阁,这也是头一回了。

    大臣们再细细看了眼那东西,陛下这是通过‘因事入阁’来体现对新作物的重视了,妙。

    杨廷和今日也在,他这个阁入得很是意外,主要朝中还有韩文这样的老前辈呢。

    “微臣,谨遵陛下圣意!”

    朱厚照说道:“寻一处合适的田地,种植生叶以后,递个折子上来,朕要去看。”

    这话讲得还是延续一贯的风格。

    “诸位爱卿,且与朕都保持一点耐心,几年以后我们君臣再瞧,大明必会因此而有天下更新之象。”

    粮食、人口、战马、火器……这都得有,他这个正德皇帝可不是打败了鞑靼就了此一生的人。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