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5章 入京、争银  朕乃一代圣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 入京、争银 (第3/3页)

说算是规模较大的船队了。

    “以往说东南财税半天下,往后,怕是要说海贸之利半天下了。”

    王鏊身后的官员感慨。

    也难怪,他们已经数了几十箱了。

    “梅老板这些银子入京,怕是要引起不小的轰动了。”

    梅可甲倒没在意,“部堂何须忧虑?去年不也没什么吗?”

    王鏊摇头,“不一样。去年没有陛下着急花钱这回事。”

    ……

    ……

    刘健出宫之后,照样不登他人之门,也不轻易让其他人登门。

    除了李东阳和谢迁这两位老友。毕竟一年下来,他们难得相见,

    所以如同去年一样,李、谢二人来到刘健的落脚处,一杯热茶,清谈人生,也算是一份畅快。

    “正德元年,湖广、四川有灾,广西有民乱,但陛下与朝廷都有应对,算是尽了人事。除此之外,四海升平,倒也算是国泰民安。且,今年国库、内帑俱充实,陛下又几番下旨催促少府加快项目进度,可见是要花出一些钱。”

    李东阳这句话几乎给今年的大朝会定了调子。

    其实也不是他定,其他人都会这么想。

    但刘健略显沉默,或许他以前还会说国泰民安四个字,但去了山东,到了各个县里面,他所看到的国泰民安之下,其实也有人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所谓丰年,不过是勉强充饥。

    而湖广、四川既然遭了灾,对于大明来说的确是疥癣之疾,但对于那里的百姓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

    “希贤,你怎么了?”

    李东阳和谢迁都察觉他的异样。

    “没有……”刘健低垂着眼眉,“我只是在想,大多数时候或许陛下才是对的。”

    “何意?”

    “昨日,我向陛下提出,再拨山东三十万两修河款,陛下答应了。”

    “喔?”

    李东阳和谢迁也略有意外。

    主要是,这笔银子到底给哪个省去年就在争。

    那会儿,人们碍于刘希贤四朝老臣之名。陛下给他,那也就给他了。

    可今年还给……

    “这样,就不是三十万两了。”谢迁和李东阳都不是笨人,“或许要一百多万两。”

    不然得话,怎么说得过去呢?

    说白了,就是其他省份,真的提出来要的,基本都要给。

    刘健又何尝不知?

    但山东的那些事都做到一半,他不能不开口。又或者,开口之前,他也觉得希望不大,因而也就没想太多。

    谁知道皇帝答应了。

    刘健这才感慨,“陛下以民为本,爱民如子,便是有些时候激烈了些,但毕竟是少年天子。因而我刚刚才在想,以往与陛下争执,或许是我的执念。”

    “陛下…确实是位仁君。”

    “但我也听说,有些人得知国库充实之后,想要变三年复套为两年。尤其是永谢布部落归顺以后,朝堂上有些人觉得鞑靼人不过如此,何必要再等一年?”

    谢迁的话,让李东阳和刘健都有些难以展颜。

    李东阳继续说:“我与于乔的意思,内阁会谏言陛下,还是依照三年复套的计划,不做更改。否则便是有再多的银子,也只会一夜而殆尽。到时候,想等到下一次再有这样的局面,就不知要到何时了。”

    “其实,陛下会安排的好的。”刘健一点儿也不急。

    “怕只怕朝中有冒进之人,陛下复套之心又切……”

    “杨阁老怎么说?”

    谢迁回答:“他大约要再七日后才入京。到时也可听听他的意见。复套若是改为两年,最直接受影响的便是民牧的有序退出。”

    这并不难理解,短时间没有足够的马,肯定要将维持民牧的时间拉长一些。

    可实际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地方退,有些地方不退,这本身就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各地只能许诺何时退出,而这种许诺是能轻易拉长的吗?

    ===

    今天就这一章四千吧?

    新剧情起步,感觉有些滞涩,状态一般,我稍缓一下。甚至本来想请假的,结果看到一个人说我更新像挤尿。

    ?

    ??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