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劝说  朕乃一代圣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劝说 (第2/3页)

让陛下欲行赏而无门啊。」

    听到这里,杨一清无法再坐着,站起来面向京师拱手,「臣老弱残身,实在无法当得起陛下如此厚恩!」

    他的心里是滔天巨浪,脸上也有些动容和为难,旁人看了,还真觉得这个老头儿此时异常纠结。

    思虑了良久,杨一清才重新坐下,知道了来意,他就知道该怎么应对了,所以面向丰、郭二人说:「二位上差,今日之事杨某已是两难之局,若不忘恩则必负义,若不负义则必忘恩,杨某当了几十年的官,还没有像此刻一样为难。还请二位上差能指点一二,以全人情。」

    「指点不敢当,部堂这话我们二人都不敢接。」丰熙和他客气了一番,「不过,丰某不才。也有一言在心里憋不住,想要告诉部堂。」

    「请说!」

    「情分深浅、义分大小。陛下登基不足三月,圣君之象已然显露。往后正德一朝,文治武功皆有作为,部堂非无名小卒,只要用心,千秋万代名臣传上必少不了你的名字。不说这些,将来大明百姓也会感念部堂的恩德,这是真正的大功德。」

    「若在此时囿于其他的事情,君臣失和,部堂个人安危事小,边关稳与不稳才是事大。所谓相忍为国……陛下已经忍了,部堂还有何为难?便是今日刘时雍在,部堂是愿意相信他愿意考虑江山社稷、天下苍生,还是愿意考虑自身?」

    杨一清沉着脸,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瘸子能留在皇帝的身边。侍从室那个位置,他杨一清能看到它的重要,朝堂上这么多能人看不出来?可丰熙一干就是几年,还未听闻有谁会撼动。….

    便是这番嘴上功夫就不得了。

    但实际上,他又知道,侍从室的人平时话很少,基本上就是皇帝的‘记录官,,没想到这一出口就不简单。

    「二位上差,并非杨某不知好歹,只是若非东山先生,杨某可能还是陕西一县丞也未可知。杨某也并非不知君恩大于天,否则便不会不顾东山先生的反对,极力上奏陛下西北可战。大义、小义自然是要分得清楚,可若是杨某在君前连一句话都没有……如此贪生怕死,想必百姓不会感念一个贪生怕死之人,名臣传中更不会记述这样的杨一清。」

    丰熙和郭尚坤都有一番感慨,像是杨一清的功劳,多少人做梦都想要拿到手里,可他本人却还在考虑要不要舍弃。

    这份无畏,确实值得两人敬重,也确实当得陛下器重。

    「……如此,那便让部堂和时雍公见上一面如何?」

    杨一清手指微微颤动,刘大厦是要秋后问斩的要犯,当今圣上对其颇为厌恶,寻常人想要见到是根本不可能得,但丰熙、一个侍从室的记录官却做得到。

    郭尚坤都有些微微诧异,看了丰熙一眼,这一节,陛下可没有交代啊……

    这话讲出来更不是玩笑话,他们是什么身份?

    杨一清颇为正色的起了个礼,「杨某先行谢过上差援手之义!」

    丰熙轻轻点头。

    这件事略有冒险,可他心有勐虎,有些事他要做。

    皇帝要一分,他要给三分,要八分,他要给十分。不超过皇帝的预期,他

    怎么对你印象深刻?

    此次事情,皇帝坚信了杨一清必然为刘大夏求情,劝也劝不动,但事在人为,不到那一步,谁也不知道结果。

    之后车马进京安顿。

    此番大胜,朝廷是有迎接的仪式的,不是献俘,但皇帝要为取胜的将官们贺,就在午门之外。

    而杨一清来不及多做休息就跟着丰熙、郭尚坤去到了刑部大牢。

    要说闵珪那人也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刑部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的,但丰熙就能大大方方的走进去。

    尤其他那双腿,一瘸一瘸的,许多官员看了都是先思索、随后认真对待的模样。

    京城里有这样特点的官员不多,再有这番沉稳气度的,谁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近臣丰熙?

    弘治十二年,他高中进士之后就在太子府做事,算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

    等过了一会儿,杨一清看他竟然办成了此事,不由错愕。但他不是多嘴的人,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多问。

    人家和刑部什么关系,就是他一个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