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北宋大法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1/3页)

    随后,张斐又向陈守成打听了一番,关于辽国海商的消息。

    其实那些辽国海商,多半也都是辽国的一些小商贩,甚至于逃犯,因为在陆路上与宋朝的贸易,管控的太严,他们也争不过辽国的那些权贵,但是海上的话,这管控的力度就小很多,他们也是被迫出海寻找商机的。

    一边聊着,陈守成又带着张斐他们去仓库那边看了看,但见里面木材、煤炭真是堆积如山,上千名百姓在仓库那边劳作着,也证明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出入。

    当然,就当下海外的情况来看,其实出海与否,对于宋朝国内的整体状况,不会有太多影响,更别说翻天覆地的改变。

    到底目前运输技术也就那样,生产力那就更甭提了。

    张斐最初让慈善基金会来这里做贸易,其实用意非常单纯,就是改善山东这边的经济环境。

    仅此而已。

    因为目前除东京汴梁外,其余地方全都是纯粹的小农经济,但是公检法对于小农经济而言,只是令政治清明,减少百姓受到额外的剥削,但是对于贸易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加成。

    他必须得让皇帝看到公检法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坚定皇帝支持公检法的信念。

    而目前发展也超出张斐的预计,别看只是换来木材、煤炭、硫磺,但这些都对应着目前宋朝所需。

    比如说,宋朝国内正在大规模的建设,而木材又是极度匮乏,这一点从宋朝皇宫的规模就能看出来。而煤炭更不用多说,商业的发展,必须是要更多工具的,需要煤炭来冶炼,同时宋朝也在大规模研发火器,这又需要大量的硫磺。

    这些大宗货物流动起来,也带动整个京东东路的经济,至少这里出现一条贸易线,再加上往北还能够跟辽国贸易。

    就局部而言,那是非常可观的。

    同时,税务司已经在当地建设好,国家也能从中分一部分利润去。

    在新港逗留了两三日,做出一些安排后,张斐一行人便又乔装打扮,沿着在登州、莱州暗中查访。

    根据张斐的观察,京东东路的公检法,比陕西路还要彻底一些,百姓对公检法的接受程度,是高过任何一个州府。

    这就是武力所带来的,在推行公检法的过程中,就属京东东路打得最狠,因为这里草寇最多,顺带就打击了很多大地主,地头蛇,一切不服,都给撸平了。

    河中府虽然发展的很好,但当地地主阶级还是非常稳固的,内心还是有所躁动,但是在京东东路就完全感受不到。

    无论是百姓,还是地主,都彻底接受公检法。

    对比河北地区,这里就能够看到,很多地主状告普通百姓,也有百姓讹诈地主的官司。

    可见动用武力,也是有很大的好处,能够更加彻底。

    但这也只是因为京东东路的特殊民情,要敢在河中府这么干,那肯定要坏事,因为那边军阀多如牛毛。

    全都是惹不起的。

    转悠一圈后,他们又去到青州,结果发现王珪还在那里。

    这礼部尚书王珪第一站就是青州,因为他是要去指导各地执行官制改革的,青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因为上回青州债务重组,导致官署得以精简,王珪就先来这里考察考察,看看留多少人合适。

    结果张斐都已经转了一个大圈回来,他还在青州。

    这.。

    “王尚书,你你还在呀?”

    “张检控,你河北就已经考察完了?”

    二人相见,是异口同声。

    旋即二人都觉得有些尴尬。

    是我太慢了吗?

    是我太快了吗?

    张斐先说道:“我是从登州来的。”

    “登州?伱不是先去河北的吗?”

    “呃是,考察完河北,我就直接去了登州。”张斐讪讪道。

    王珪是彻底无语了。

    饶是青州庭长钱顗,都有些看不下去,“张检控,你这巡察未免太过草率了吧?”

    刚刚回来的范纯仁,也是稍稍点头。

    张斐道:“不管是河北,还是登州,公检法都建设的非常好,就没有什么可说的。”

    范纯仁道:“你身为法制之法的创始人,怎会没有什么可说的。”

    张斐讪讪道:“但是现在他们比我自己都要清楚,那程庭长还写了一本关于法制之法的书籍。”

    天赋还是很重要的,程颐他们对法制之法的解释,比他的解释还要更加完美,理解的也非常透彻,透彻到很多地方他都没有想到。

    说着,他又言道:“其实我们公检法只是守住最后这一条底线,至于上限还是在于官府,现在就得看官府如何想办法,提升当地的民生。所以,压力现在都在王尚书这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王尚书为何会在青州逗留这么久。”

    范纯仁和钱顗相视一眼,倒也觉得张斐说得颇有道理。

    王珪赶忙道:“惭愧!惭愧!”

    又坐得一会儿,王珪便借故告辞了,他这一走,钱顗、范纯仁、张斐三人顿时是面面相觑。

    过得一会儿,张斐双手一摊道:“是吧,没什么可聊的。”

    钱顗不禁笑道:“官家派你来巡察,就是没什么可聊的,你好歹也说上几句啊。”

    官场是讲究形式主义的,皇帝让你来巡察,怎么能够不与当地官员交流,这你也没法交差啊。

    张斐硬生生憋出一句来,“目前公检法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公检法是有利于商业发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更需要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钱顗和范纯仁相觑一眼,呵呵笑了起来。

    张斐郁闷道:“你看,我说了,你们又笑。”

    只有这种时候,他们才会想到张斐的年龄,这小子没有什么经验。

    要换个人来,不得风光一把,京城派出来巡察使,是最令地方官员害怕的。

    当然,这在目前的公检法系统中,也都不成立,钱顗、范纯仁会讨好张斐?

    不可能呀!

    其余地方的公检法也都是这类人,毕竟都是司马光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人都是道德楷模。

    这些人当行政官员未必能行,肯定是不如王安石、薛向、吕惠卿这类人才,因为他们唯一的经济手段,就是休养生息,但是当司法官员是再适合不过。

    钱顗主动找了个话题,“对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就是地方规矩,我们公检法又该怎么如何应对?”

    张斐瞧了眼范纯仁,“这一点我跟范检察长在京城已经谈过,《临时法》已经颁布,地方法就非常简单,就是不能违背临时法,就这么简单,只能说是根据当地风土人情,作为一个补充罢了。”

    主要还就是《临时法》颁布了,也就不需要张斐个个去教,除了商讨一些案例,确实也找不到什么话题。

    关键这些案例,多半都是小农经济的产物,都不是很复杂,想显摆一下,也都没有太多机会。

    在青州就更不用说,该聊的,在京城他就已经跟范纯仁交流过,三人就只是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张斐屁颠屁颠跑去邸报院。

    “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晏几道闻言张斐求见,立刻是出门相迎。

    “晏先生,别来无恙。”

    “别来无恙。快,三郎里面请。”

    入得屋内,张斐便道:“晏先生,你现在真是名扬天下,你那什么剿匪故事,还有什么打官司的故事,在京城也是非常火爆,几乎已经成为文人必读之物,也激发了许多小孩对于认字的渴求。”

    “哪里!哪里!晏某能有今日,全凭三郎当初的点拨,晏某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在晏几道心里,张斐可以说是他的一个伯乐。

    最初就是张斐告诉他,借诗词写幕后的故事,如此才被赵顼看重,让他来邸报院,来到青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