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 (第1/3页)

    经过了数日的跋涉后,种建中率领的熙州天线宝宝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肤公城(今青海省化隆县境内)。

    此城本名结啰城,为吐蕃所建。

    今年三月的时候,溪巴温为表诚意,献结啰城于朝廷,以为往来朝圣者、商贾歇息之地。

    旋即朝廷下诏,命为肤公城,还是官家赐的名。

    并应溪巴温所请,恢复唐代廓州旧称,册封溪巴温为廓州刺史、邈川大首领、吐蕃王子。

    援安南八州故事,命溪巴温世袭罔替。

    所以,只在此地,象征性的驻扎了一个都的宋军,而且选的还都是吐蕃人。

    于是,溪巴温及其下属诸部大喜,谢恩说:汉家阿舅,真宽仁官家也,当世世代代,结草衔环以报阿舅恩典。

    这些事情,种建中在京城的时候,就是亲历者。

    只是,过去他隔着数千里,不知道廓州的情况。

    如今来到了廓州,亲眼看到了这方水土,亲身感受了此地的艰险。

    雄壮、瑰丽的高原山区,道路崎岖难行。

    深秋的山区,气温也格外的低。

    若他只是单纯的率军来此,种建中怀疑,他的军队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才能从河州爬到肤公城。

    好在,他的军队,在河州的枹罕(今临夏)出发后,这一路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在内陆州郡行军,甚至好像就是在汴京周围行军!

    沿途所过的部族,无论是羌人,还是吐蕃人,都会给宋军提供给养、燃料、饮水。

    几个大的部落,甚至在宋军经过的要地,设置了帐篷,生了火,准备好了草料,军官们更是能受到当地豪族的热情招待,能吃到牦牛肉,喝到青稞酒。

    尤其是,当听说他是从汴京来的,还曾在汉家阿舅御前服侍过。

    那些个吐蕃豪族首领,看他的眼神就变得火热起来,招待起来更是热情无比。

    于是,他率领的熙州兵马,得以不必风餐露宿,更不必受雨雪风霜之苦。

    于是,得以在数日之中,就在这高原山区的崎岖山路上,跋涉两三百里,终于抵达了肤公城。

    整個路上,没有死一个人,随军的牲畜,也只有几百头受伤的。

    这简直是个奇迹,像神话一般。

    让种建中难以理解,至今依然难以相信这是现实!

    大军出现在肤公城外不久,当即就有一个骑着马的文官,带着一队人马出来迎接。

    远远的,种建中就听到了那人的声音,那是一个有着浓厚的熙河口音的粗犷男声:“彝叔,彝叔……”

    种建中连忙策马上前,到了对方面前,就翻身下马,拜道:“末将种建中,拜见王州倅!”

    来人,正是河州通判王厚。

    通判一官,乃大宋祖宗所发明,为差惩五代地方难制所设。

    权力几乎和知州一样,知州能管的事情,常常通判也能管,只是权威不如知州而已。

    但知州管不了的事情,通判却可以管!

    比如说刺探本州官员,监督知州等等。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

    而大宋设通判,就是光明正大的要来和知州唱对台戏的!

    所以,在地方州郡,通常知州、通判,都是势成水火,互不相容的。

    两者的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朝廷也非常鼓励这种知州、通判在规则内的斗争。

    所以,很少有知州、通判能精诚团结的。

    正常情况下,互相扯后腿、互相挖坑才是常态。

    因而,在大宋知州、知府,有太守、州牧的别号。

    而通判们则有着半刺(刺史)、监州的雅号。

    不过,在公开场合,没有人会称通判为‘半刺’、‘监州’。

    而是称呼州倅、郡倅,倅者,副车也,佐郡守之治。

    这就很斯文了,没有那么多烟火味道了。

    只是,在熙河这边,种建中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

    因为这里知州、通判们普遍相处的很融洽。

    彼此搭班子的对象,更都是特意选过的,好像就是专门选来互补彼此的。

    譬如说在河州,知州种谊是武臣,不擅长文治,天天待在军营忙着练兵。

    所以庶政全部丢给了通判王厚。

    而王厚这个选择也很有意思。

    为什么?

    因为河州这地方,汉人不过三成,就这还多亏了去年和今年,从河北、淮南送来了两千多号移民。

    不然,河州的汉人,恐怕不足五百户。

    剩下的全是羌人、吐蕃人和内附的党项人。

    情况非常复杂,事情也非常难办。

    因为这些部族,有着不同的习俗、生活习惯。

    比如党项人爱记仇,吐蕃人崇佛,羌人则大都喜欢私斗。

    不懂他们的习俗,很容易出问题。

    但王厚却是这个方面的专家!

    他从小就跟着乃父王韶在熙河开边,对各民族的习俗、习惯非常了解。

    其自今年五月以通直郎履任河州通判以来,靠着对各部的了解和尊重,深得河州百姓爱戴。

    以至于,河州乃至于廓州的部族,有了问题都喜欢找他调解。

    大家也都服他的调解,认为他公正、清廉。

    显然,这都是吏部刻意运作下的结果。

    而现在的吏部尚书是谁?

    故宰相曾公亮之子曾孝宽!

    可是,这位天官以种建中在汴京观察到的情况来,他实际上并不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