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顾全大局啊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顾全大局啊 (第2/3页)

  这让太皇太后每每想起,嘴角都会轻微上扬。

    老身临朝听政,一年有余,便南服交趾,拓土千里,不止尽得交趾江北之地,还让交趾人乖乖遣使求和。

    大理、真腊、占城等国震怖,遣使来朝。

    先帝在位时,有过这样的事情吗?

    好像没有吧。

    熙宁南征,功亏一篑,五路伐夏,最终徒耗军费,永乐城之战更是一败涂地。

    而老身只遣五千人南下,便得到了这样的成果。

    老身真是大宋第一太母!

    未来青史之上,必与古来贤后同在。

    于是,这位太皇太后便道:“就依官家的意思好了。”

    “待刘昌祚入朝后,便以范纯粹为鄜延路经略安抚使!”

    说完朝政,太皇太后就看向赵煦,道:“官家可听说了,近来御史们在弹劾的事情?”

    赵煦眨着一双可爱天真的眼睛,小脸红彤彤的:“孙臣近来,一直在用心功课,并无太多闲暇关注朝政,还请太母明言之。”

    做戏做全套。

    赵煦在章惇生擒李常杰后,便开始进入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节奏。

    除了在集英殿里读书,就是来庆寿宫陪两宫。

    哪怕到了庆寿宫,他也是捧着书在看,仔细的记着笔记。

    主打的就是一个——朕什么都不知道。

    太皇太后不疑有他。

    这个孙子认真读书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便道:“广西地方,有些奏疏入京,说是广西经略使章惇,生擒交趾伪太尉李常杰后,并未奏请朝廷,便决定在邕州将之凌迟……”

    “此有违祖宗法度也。”

    赵煦听着,托着腮帮子想了想,便起身对太皇太后谢罪道:“孙臣却是要向太母、母后请罪了。”

    “嗯?”

    “不敢瞒太母,当初章相公南下,陛辞之时,孙臣曾与之交代过一句话……”

    “若得李常杰,必将之凌迟,以祭当年邕州死难军民。”

    “六哥怎会有这个想法?”向太后奇了。

    赵煦睁着自己拿双黑白分明的真诚双眼,说道:“回禀母后,父皇在时,曾和儿臣说过,交趾当年屠邕州,乃生平之憾!“

    “父皇还曾说过,若能得李贼,必在邕州刑戮,以谢当年殉国之臣民!”

    两宫对视一眼,然后就都笑了起来。

    “既是先帝嘱托,这李贼确实该在邕州受刑!”太皇太后说道。

    向太后也赞同道:“确该如此!”

    如今没有民族主义,也没有什么国族认同。

    只有朴素的华夷之辨。

    而在家天下的框架下,赵官家和耶律家的皇帝之间的互相认同,远超赵官家和底层百姓之间的认同。

    李常杰若是没有在邕州被凌迟,械送汴京的话,他甚至可能善终!

    最起码,也能有一个体面的下场。

    别怀疑,这是两宫和朝臣们做得出来的事情。

    所以,在章惇南下的时候,赵煦特意交代了。

    若擒得李常杰,必须将之在邕州千刀万剐。

    这不仅仅是为了念头通达,也是为了凝聚广西人心。

    自古以来,同仇敌忾,总是凝聚人心的最好手段。

    “官家……”太皇太后对赵煦道:“御史们,除了弹劾章相公擅自决断外,还弹劾他在交趾江北,屠戮士人……”

    “据奏,章相公曾给指挥以上将佐以及土官们下过军令,言江北之地士大夫,皆可杀!”

    “于是,江北诸州,血流成河,竟使衣冠遭戮,死者充盈,不计其数!”

    赵煦当然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

    他连细节都很清楚。

    老实说刚刚知晓的时候,赵煦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赵煦曾私底下感慨:“真不愧是章子厚啊!”

    对这个在上上辈子曾辅佐他的宰相,赵煦太熟悉了。

    章惇在朝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个笑眯眯的儒雅老头。

    可谁若踩到了他的痛点,或者碰到了他的底线。

    那么,他的那句口头禅就会脱口而出:“翌日安能奉陪吃剑?”

    在朝堂上都会杀气腾腾,气势凌人,光明正大的用吃剑这种话来威胁同僚。

    到了地方,手握大权后,章惇杀起人来,是眼睛都不会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