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四章 汴京风云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汴京风云 (第2/3页)

  免役法改革,涉及的是三等户以上的主户,和真正的老百姓没有关系。

    保马保甲法是在京东那边。

    市易法就更和这些人扯不上关系。

    宋用臣趴着,没有说话。

    赵煦摆摆手,道:“起来吧!”

    宋用臣站起身来,依然弓着身子,赵煦对他道:“将石得一唤来,我有些事情得问问他。”

    “诺!”宋用臣再拜,然后躬身退出这福宁殿的东阁,走到殿上,宋用臣吁出一口气。

    然后他走到了在殿中候命的石得一面前,低声道:“大家请都知入内。”

    石得一点点头,便趋步走了进去。

    进到东阁中,他就看到了那位少年官家身边的女官,在将其刚刚临摹好的字帖收起来。

    “大家。”石得一躬身一拜。

    “都知来了。”赵煦笑着坐到坐褥上,屏退左右。

    石得一恭敬的起身,低着头,站在赵煦跟前。

    “最近汴京城里,有什么事情吗?”赵煦问道。

    石得一低着头,答道:“正有一件事情,要上禀大家。”

    “嗯?”

    “探事司近来,查知汴京城里,似乎有商贾在暗中收购宋辽交子。”石得一禀报着:“据说,有人在以相对官价高一些的价钱回收着交子。”

    赵煦立刻坐正了身子。

    在现代的见闻让他知道,金融上的事情,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警惕!

    不然,别人分分钟就能给他来玩一次大的。

    而宋辽交子,是大宋第一种以铜钱为面值发行的交子。

    这就更让他重视。

    任何风险,他都得亲自把控才行。

    “说说看,是怎么回事?”赵煦问道。

    石得一低着头,答道:“奏知陛下,探事司查知,似乎是有人欲用交子,行钱引之事。”

    “钱引?”

    赵煦皱起眉头,他当然知道,所谓钱引就是交子的前身。

    最初的交子,叫交引,与其说它是纸币,不如说其是汇票。

    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商贾将钱存给指定的钱引铺,钱引铺给商贾开具交引。

    然后商贾拿着交引到指定地点的指定钱引铺承兑。

    钱引铺就赚中间的手续费。

    这一套操作流程,据说在唐代就有了。

    入宋后,因为蜀地多乱,越发流行,演变成了交子铺。

    然后,就发生了那场著名的大宋金融危机——交子铺良莠不齐,有些人就是为了赚一笔跑路才做的这个买卖。

    这些人的出现,几乎将交子的信誉完全摧毁。

    也让四川的金融市场,陷入毁灭性的灾难。

    然后,才有了张乖崖整顿交子行,建立官交子,以官府的官钱为保证金,发行官交子的事情。

    “说说看。”赵煦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些商贾,打算怎么用交子搞钱引?”

    石得一低着头,说道:“回禀陛下,探事司查知,据说是有一位许州来的黄姓商贾,近来在京城中,纠集了其他几个豪商,暗中收购交子,据说其欲以交子为本,在汴京建立类似钱引一样的铺子,专门经营汴京、许州之间的钱货转运。”

    赵煦听懂了。

    有人打算收购交子,用交子的信誉来给自己的生意背书,从而当中间商。

    准确的说,那人的所谓钱引,应该是钱庄?

    就像他在现代电视上看过的那些明清钱庄、票号一般。

    只不过,明清钱庄票号,是用白银当本钱。

    而此人打算用交子当本钱?

    “有趣!”赵煦简单的评价了一句。

    然后他就问道:“姓黄?许州来的?”

    “是。”石得一低着头回答。

    赵煦笑了笑,这大宋就是这样的。

    无论做任何生意,都得有官方背景,不然这生意就做不大!

    旁的不说,在如今大宋商品每过一个县、州、路,都得交一次税,这叫过税。

    税率一般法定是百分之五,但实际上远远不止。

    因为地方官可以根据需要对特定商品进行征税。

    而商品抵达目的地进行销售,当地还得抽一次税,这就是住税,一般也是百分之五。

    于是就有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俗语。

    但,这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限制。

    达官贵人家里的买卖,不在这个限制里。

    地位越高,限制越少。

    也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