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六十三章 蔡确:衣锦还乡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两百六十三章 蔡确:衣锦还乡 (第1/3页)

    元丰八年十月庚寅(29)。

    赵煦穿着孝服,端坐于集英殿中,满朝文武,也都穿着丧服,恭立在殿中。

    随着一声礼乐大奏,从集英殿一直到宣德门,所有宫门全部打开。

    甲士立于两侧,人人裹素。

    向太后一路哭着,送着先帝虞主,自城外琼林苑入宫。

    无数妃嫔、宗室、外戚,皆素服相随。

    虞主被人抬着,进入皇城的时候。

    赵煦也已经持着竹杖,率着百官,来到了集英殿外等候。

    等待虞主被抬到集英殿前,赵煦就率着百官跪了下来:“哀子臣煦恭迎父皇虞主!”

    “臣等恭迎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神灵!”

    赵煦便亲执竹杖,在前方引导,就像一个孝子扶着已经年迈的父亲,回到他熟悉的家乡一样。

    礼部的官员,在两侧恭敬的侍奉着,也引导着。

    最终将被抬着的虞主牌,恭敬的送到了集英殿殿东,早就已经设置成奠殿的殿堂。

    素白的幡布垂下,先帝御容画像随着被人展开。

    赵煦恭敬的上前去,礼部官员已经倒好了酒。

    赵煦恭敬的请先帝神灵饮酒。

    然后跪下来对着虞主牌再拜,群臣集体匍匐,再次恭请先帝神灵归位。

    这是安神礼。

    随着安神礼的结束,先帝虞主牌被人从御驾上恭敬的取下来。

    然后由赵煦在旁扶着,放到已经准备好的供桌上。

    接下来,就是太皇太后主持酌祭,而赵煦主持奠献。

    一切完成之后,礼部尚书兼礼仪使韩忠彦上奏,先帝神灵回京路上遇到的祥瑞之事六件。

    仪仗使王存上奏了先帝虞主从永裕陵回京,途中六次虞祭的经过。

    左相兼山陵使蔡确,上奏了先帝山陵营造过程中发现的十九件祥瑞事情的经过。

    轝车都大巡检高公绘等上报了先帝灵驾发引和梓宫暂居行宫、掩皇堂期间,官民大臣们的哀思与不舍。

    于是,朝野一致得出结论:先帝实在是我大宋有史以来的有道明君!

    所有人一致讴歌了先帝在位十九年取得的成绩。

    然后所有人一致表示,当今天子乃先帝嫡长子,又是在先帝亲自教导抚养下长大的,所以肯定继承了先帝一切优良的品德,一定可以带领大宋王朝兴盛发达。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告诉天下人:元丰时代,彻底成了过去。

    元祐时代,即将扬帆起航。

    于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重新回到都堂的蔡确,在上交了山陵使的印信、符节后。

    他就开始写辞表。

    作为宰相,既为山陵使,回朝就必然要辞相。

    同时,他也婉拒了一切拜访和会客。

    回家就命人将大门关起来,表示自己坚决出知,绝不留在朝中给两宫、天子添麻烦的决心。

    ……

    元丰八年冬十一月辛卯。

    汴京城的早上,下了些冰雹,保慈宫的暖阁开始烧起了木炭。

    在炭火带来的温度的温暖下。

    赵煦坐在两宫中间,看着手上的辞表。

    “蔡相公,真是高风亮节……”赵煦感慨着:“若国家大臣,皆如相公一般,公忠体国,知进知退,何愁天下事不昌盛?”

    两宫都是露出笑容。

    和赵煦上上辈子不同,这一次的蔡确,没有做联络殿帅逼宫的事情。

    于是,也就没有为了自保,而到处宣扬先帝驾崩前后,特别是立储前后皇宫内外的事情。

    自然也就不会恋眷不去。

    这一次他的辞表上的干净利落,一连三表,坚决表达了自己辞相出知的意图。

    “六哥,依故事,宰相出知,当授观文殿学士……”向太后在旁边提醒着:“蔡相公是先帝股肱,也是有着拥立从龙之功的重臣,若是外任,犹当加宫祠官以彰显皇恩浩荡……”

    赵煦点点头:“多谢母后提点!”

    于是,便开始提笔给蔡确写出知任命。

    随着他的笔一字一划的在纸上写起来,两宫都带着笑容在旁边看着,向太后更是满怀欣慰和自豪的一边看,一边念起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润国公臣确,可,特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