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2)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两百四十五章 新役法(2) (第1/3页)

    在大宋,女户、单丁户和僧道一样,都是官府歧视的对象。

    因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能给国家繁衍生息。

    自然,就会被重拳出击!

    王安石变法后,尤其如此。

    现在,韩绛也打上了这些人的主意。

    赵煦自不会拦着。

    毕竟,这些人赵煦也很讨厌。

    既不肯改嫁,也不肯成家,甚至还有人干脆去当了和尚、道士、尼姑……

    不加这些人的税,把他们逼去改嫁、成家、立业。

    这大宋江山,岂不是药丸?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说的。

    尤其是不能在两宫面前说!

    原因嘛也很简单,涉及僧道,而两宫崇佛。

    所以,赵煦道:“太母、母后,以儿看,韩相公的条例虽然是要给女户、单丁以及僧道加税,但也不多……”

    “五等户以下的役钱,一年不过几百文……”

    “减半之后,分摊给女户、单户、僧道的也不过一岁两三百文而已……”

    这是实话,但也是谎话。

    因为,一户确实如此,但一个县的五等户加起来有多少呢?

    再怎么说也有两三百户吧!

    而这个县的女户、单丁、僧道加起来,肯定远远少于五等户。

    何况,韩绛还把乡村户里户等在三等以上,但土地少于二十亩、男丁不足二人的家庭的役钱也一并减半。

    这样,摊在女户、僧道等头上的役钱,恐怕就有些多了。

    可,这有什么关系?

    有钱人,肯定交得起。

    交不起的,那就改嫁、成亲、还俗!

    反正,让这些人哭,总比让五等户哭要好。

    这也是能者多劳!

    两宫的数学都不算太好,同时也远离着民间。

    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

    见赵煦说的认真,也感觉确实有些道理,便点了点头。

    “那宽剩钱的事情……”太皇太后问道:“官家有没有想法?”

    韩绛役法条例里,除了改革了役法征收。

    将农村三等户以下、城市五等户的役钱(免行钱)全部减半征收,并将这些人的负担转嫁给了女户、单丁、僧道之外。

    最重要的变革,就是增加了地方宽剩钱的额度。

    毋庸置疑,这触动了两宫的敏感神经。

    因为两宫就算是深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

    但她们肯定知道,大宋立国的根基是什么?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而宽剩钱,却是王安石变法时,增加地方财政供给的配套政策。

    或者说是王安石拿来收买地方基层官员,推动新法的胡萝卜。

    现在,韩绛的役法条例,却进一步增加了地方宽剩钱的额度。

    两宫对此,自然很忌惮。

    因为这可能动摇,整个大宋王朝的财政体系!

    赵煦上上辈子,曾君临天下,执掌大权,当然明白两宫在顾虑什么?

    所以,他沉吟片刻后,道:“太母,孙臣以为,韩相公所议也不无道理……”

    “朕近些时日,在集英殿听经筵,先生们也谈及了祖宗财政之制……”

    “乃是以强干弱枝之策,以定天下,绝藩镇之祸!”

    两宫听着,都是微笑着点头。

    “官家说的是……”太皇太后更是道:“此乃祖宗制度,当年,慈圣光献和英庙,都曾告诫过老身和先帝……”

    “五代藩镇之祸,不止是骄兵悍将,也是地方财税太重,不听中枢号令所致!”

    中唐之后,藩镇割据。

    割据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地方的财税!

    恭顺的藩镇,会定期向长安纳贡,送钱送物送粮。

    不大恭顺的,就看自己的心情。

    而最不恭顺的那几个,干脆是关起门自说自话。

    一个个藩镇,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圈。

    到了五代,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大宋建立后,有鉴于藩镇之祸,地方势力强盛的教训,开始进行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