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章 太医局改革  我在现代留过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章 太医局改革 (第3/3页)



    向太后也跟着道:“母后也不辛苦……母后也不辛苦……”

    对她说,就真的有六哥这句关心就够了。

    “太母、母后,请听儿说完……”赵煦看着两宫说道。

    两宫于是静静的看向他。

    “太母、母后应该知道,太医钱乙目前每隔五日入宫给儿诊脉,并记录脉搏、心跳,查问饮食的事情吧?”

    两宫都点点头。

    “儿觉着,钱太医的这个法子很不错……”赵煦说道:“颇有几分扁鹊治未病的味道……”

    “所以,儿想着,命太医院选太医,每五日入宫为太母、母后问诊,并记录脉搏、心跳,视问饮食、睡眠情况……”

    “如此一来,便可将病患消灭于萌芽,也可让太母、母后长寿永乐!”

    “说不定,将来还能给儿带皇子、公主呢!”

    两宫听完,顿时就都感动起来。

    “好孩子!”太皇太后抱住赵煦。

    向太后也忍不住抚摸着赵煦的头:“我儿真是仁孝!”

    但,这并非赵煦的目的。

    赵煦在太皇太后怀中,道:“太母、母后,儿还想着将这个法子,推广开来……”

    “首先在宗室外戚宰执之中推开来……”

    “韩越国太夫人(太皇太后生母)以及秦鲁国太夫人(向太后生母)、两位皇叔、大宗正等,应该优先享此厚遇!”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听完,无比满意,纷纷道:“就依官家的!”

    大宋太医局,养那么多太医,就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的。

    官家(六哥)的这个提议,是进一步加深皇恩,也是厚遇宗室外戚宰执的良策。

    就是……

    如此一来,太医会不会不够用?

    两宫想到这里,就知道要做什么了!

    扩招太医!

    这是小事一桩,一道旨意的事情。

    反正,大宋冗官已经够多了也就不在乎再多养几个伎术官。

    两宫于是下诏给太医局,以赵煦的名义,命太医局选员,每五日赴两位太夫人、两位亲王以及都堂宰执、在京元老府上问诊,并记录脉搏、心跳、呼吸、饮食、睡眠情况并归档。

    顺便,也将沈括的名字加在了其中。

    同时,诏以钱乙服侍天子有功,迁一官,准借绯。

    并诏太医局,今年开九科新试,招试广场人,已在太医局之太医习学医生,则发遣各路,为军人、官吏治病。

    诏以上等学生员额自二十人增加到五十人,中等学生自三十人增加至九十人,下等学生自五十人增加为一百五十人,其俸禄待遇依旧。

    注:北宋太医局,有九科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皆称太医局习学医生。

    应该类似现在的规培生,属于通过考试,考入太医局的医生。

    这些人在太医局经过学习,升为上等学生后,就会派去各地治疗军人、官员。

    经过这个程序后,才会成为正式的太医。

    PS:医术精湛有名的人不受这个限制。

    注2:广场人:太医上等习学医生,经过外放后回京,并在礼部参与了三场考核合格的人,就被称为广场人,广场人就有资格出任太医局的官员了。

    所以北宋太医局既是一个皇家医疗机构,也是一个皇家医学院。

    注3:北宋太医、天文官、乐师以及其他杂流,基本被统称为伎术官。

    徽宗之前,伎术官以东班诸司使,也就是翰林医官使以下十九阶为磨勘转官。

    按照碍止法规定,伎术官除非有天子特旨,不然只能升到翰林医官使,便不可以再升迁。

    整个北宋时代,能得到天子特旨的伎术官加起来恐怕不超过十指之数。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