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大宋的官办学校  朕即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十六章大宋的官办学校 (第1/3页)

    四千万贯的教育财政拨款,牵动了天下无数士大夫的心。

    这些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朝廷要推动教育、兴办学校,无论如何都少不了他们这些地方名流、“饱学之士”的襄助。

    殊不知,赵桓早已为他们挖掘好了坟墓,就等着日后将他们彻底扫进历史尘埃里。

    待梁红玉看完女官递给她的札子之后,赵桓说道:“这四千万贯财政,  大概会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投入太学,为我朝培养最顶级的人才,以及储备官员,这部分卿无需操心。”

    “但另外两部分,却都与卿息息相关。这两部分一是新建大量学校,  校舍,  二是为学校教授、学生提供食宿保证。”

    赵桓说道:“按朝廷颁布的济学法,  首批开设的校舍不会低于国家境内安济坊数量,即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皆需设立官学。”

    安济坊即大宋的老年人疗养院。

    这是大观四年(1110年)期间,赵桓的便宜老爹宋徽宗颁布的“安济法”的内容:凡国家境内,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

    除了安济坊,还要“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都是收养“老而无归”者的养老院。

    总结起来,大宋王朝建立的贫民福利制度,绝对是中原最为发达的,不但超越了之前的汉唐,即便是后来的元明清,也未能追上宋代的福利水平。

    就一句话,大宋有钱!

    仅安济法一条法案,每岁糜户部钱数十万贯,朝廷拨款为地方偿还。

    赵桓要大力兴办教育,  自然不能比上一朝的情况有所落后,官学的数量一定要超过安济坊。

    为此不惜消耗财政数百万贯,  由朝廷负担学生学费。

    这一点,在其他王朝看来简直是疯了,要负担全国的学子学费,食宿,要花多少财政?

    但在大宋却是一直贯之的传统,从仁宗开始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到徽宗时期,大宋由官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