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军队夺权  朕即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军队夺权 (第2/3页)

    这点危险性,可以疏忽不急。如果敌军主力都打到大后方,断绝粮道了。那战局肯定已是十分危险,他们就算在前线也未必比送粮更安全。除此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他们都在大后方督运粮草,一个敌人也看不见。

    总而言之,国家混乱之际,军队权柄会显著增加。神武右军就属于这种典型情况。

    他们借着淮南平叛的时机,将运粮权从文官手中夺到自己掌控之下。淮南各个城池,府库情况各有差池,朝廷也无法详细掌控统筹。神武右军的治粟使司便自行派军队去搬运。

    这种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倒也使得朝廷公卿们增加了些许自信,给了军队一点点信任。自中唐以来数百年对军队的防范戒备之心,有所缓解。

    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谁都不相信神武右军会叛变。不仅仅是神武右军主将岳飞赤胆忠心,更重要的是神武右军从上到下,无论军官、士官还是士卒,都有着一颗忠义之心,贯彻着《春秋》大义,想的都是尽忠报国、护卫桑梓。

    这种情况下,就算主帅由岳飞换成了其他人,这支军队也不会跟随主将造反。

    也由此,武将和军队不再是大宋朝君臣最为防备的对象。

    大宋自上而下都依稀察觉到了,控制军队的方式似乎并不止打压贬低一种,也可以是向军人贯彻一种高尚的精神,即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

    甚至于一些儒家学派更加激进的提出,士大夫们也需要贯彻这种精神。士大夫总是自诩国而忘身,那为什么在国难当头时却总是有人卖国求荣?难道高贵的士大夫连武人都不如?

    当然因为时间尚短,这种流派还未发酵出影响力,只是在一些州府中冒出了些许萌芽。即民族主义萌芽,这个民族的所有子民,无论文武都应该忠于诸夏。

    这种思潮,最激烈的地方还是在军中。因为军中每日都在讲《春秋》,讲忠义,讲忠君报国。

    神武右军的将士最是坚信赵桓那句“朕即国家”。在他们心中,一切与官家意志相悖的,都是叛逆,是可能威胁自己利益的叛徒。

    这使得他们的作战意志无比坚决,三月末神武右军开赴至扬州,四月初二,大军便跨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