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英雄从来多悲壮,不问功绩问苍生  英雄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英雄从来多悲壮,不问功绩问苍生 (第2/3页)

文本要追求古雅,简明优雅。《英雄问鼎》采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结构方式,对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文献资料都有过严密考证,甚至对某些可能会被误读的人名标明了拼音。功课做到这个份上,不能把不让我肃然起敬。谁能想到在县城中学工作的美术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余,数十年如一日,熬油费灯,在浩如烟海中的文献典籍中苦苦搜寻贴近历史真实的雪泥鸿爪。历史的车轮轰轰烈烈,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历史的烽烟连绵不断,从史前到文字时代,有多少纷繁历史故事?有多少能够被文物和文字记录下来?又有多少能够被正确解读或表达?“尽信书,不如无书”,史料中哪些可信,哪些存疑,不能靠想象,只能脚踏实地,下笨功夫。写到这里时,我还没同向卿或任淮浦兄就此进行过交流,但从篇幅的宏阔(90万字)、文字的流畅、人名的准确以及用典的严谨,可以想象到,任淮浦兄有多少美好时光都在史料钩沉过程从指尖滑过?我的创作偏重与历史、神话题材,不管写作敦煌题材的长篇小说《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野马,尘埃》等,还是玉文化考古神话小说《熊图腾》《禹王书》等,都在文献资料方面做过大量功课,非常理解任淮浦兄的意志坚定、内心淡泊和锲而不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研究史料典籍、创作小说,完全出于兴趣、热爱,如果有一丝一毫的社会因素干扰,这部煌煌大作不可能完成,也不可能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严肃、虔诚态度,从句子到标点都一丝不苟,更遑论人物和事件的安排与叙述了!

    《英雄问鼎》文词硬朗,阅读时,情不自禁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的雄豪激越。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唱歌),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郭沫若为大明湖公园里的辛弃疾纪念祠题写一副楹联,将辛弃疾比作苏东坡,赞扬辛词豪放雄健、气势磅礴的风格:“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于是,我给这篇序言取了主标题:“英雄从来多悲壮,不问功绩问苍生”,任淮浦兄笔下的历史人物,如陈胜、吴广、蒙恬、王绾、李斯、李由、嬴魁、王贲、章邯、王离、范增、张良、萧何、陈平、郦食其、陆贾、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灌婴、郦商、纪信、黥布、彭越、季布、钟离昧、桓楚、于英等都洋溢着一种慷慨悲壮的英雄气,他们用“铁肩”担起的“道义”,正是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甚至连孟姜女、吕雉、虞姬、嬴小君、李灿等众多女性也都在烈烈风中显得英姿飒爽。

    写英雄群像承载的英雄主义理想,也是在折射任淮浦兄的文学理想或者人生愿景吧。

    作为在中国西部地区一位勤勤恳恳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奉公敬业、养家糊口之余,坚持一份与现实生活反差极大的理想,是多么艰难啊!

    2011年7月23日,我和民勤文化工作者一起寻访连城、古城、三角城,下午,在三角城周边看到千姿百态的沙生植物——梭梭。这种植物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强,所以才能在温带荒漠中生存,民勤紧邻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黄沙万里,梭梭丛生,守护一方绿洲。经过风沙磨砺,有些梭梭枝干抚摸起来像化石,即便死亡了,也屹立不倒!这种顽轫的精神让人感动,西部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生活吗?那次考察中,我们还到了当时依然是沙浪滚涌的青土湖地区,民勤朋友方向珏先生采摘来一种叫羊角蔓蔓或羊奶角角的植物果实,很好吃。我赞叹说:“大地真是慷慨,都这么苦涩地存在着,还奉献着如此甘美的果实!”

    我曾经给民勤籍的水墨艺术家、江苏国画院副院长方向军教授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