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  英雄问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后记 (第1/3页)

    拙作终于完稿,感慨之余,回顾创作经历,不得不说点什么:我们平常人要完成一件事情,都必须要经历一些痛苦,更何况是要完成一件出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当然,没有痛苦就没有深刻的感受。且不说孔子遭厄写《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作为一个平凡人,也不会遭受那样的痛苦,因为不可能碰到大起大落的事情。我只是想写一部小说,一部比较好的历史小说,于是我行动了,也写出来了。塞万提斯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是自己的孩子,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当然孩子有聪明的,有愚笨的,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干出丰功伟绩来,对于正常的人来说这个美好的愿望都是会有的。那么我诞出来的这个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但愿不是个畸形儿就行。因为写书确实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天赋,根本不像传说中的那些天才写手,一两年就能写出一部传世的名作,而且还能位列销量榜首,我可不能,坚决不能,因为我确实没有那个天赋。

    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时,总喜欢先写文章,然后赋诗一首。总觉得这样才能诗文并茂,而且这个嗜好始终存在在我的写作欲望当中。我的写作之梦,源于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父亲任立国,是六十年代兰州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他当了一辈子的语文教师。我小时候,父亲放寒暑假回到家里,就会在一些废旧的报纸上练习毛笔字,当时他也许没有刻意地让我学习或者是练习书法什么的,可就在他的不经意间,却对我产生了文学启蒙的影响。当父亲开学离开家后,我就翻阅他写过的东西,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等,我看到这些诗句就震撼到了,总觉得这些绝美的诗句确实把中华大地上的英雄人物描绘得令人心驰神往,于是就对英雄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才有时间干我喜欢的事情。记得在一个舒适的暑假里,我独自在学校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三国演义》,当时掩卷沉思:书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真是可歌可泣,令人心驰神往啊!开篇诗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于是我也情不自禁地沉吟道:“英雄肯使等闲过,荣辱兴亡感慨多;高举酒杯浇块垒,仰观星斗转陀螺;功如日月垂寰宇,人似江河逐逝波。”当时就一门心思地想:自己做不了英雄,那就去写英雄,把自己心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写出来,借古人美酒浇自己块垒,假前贤伟业抒自己情怀,也只能如此。

    纵观中华古今史,除了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之外,近百年来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更是英雄迭现,层出不穷,并且可歌可泣。可是这段历史的英雄人物还不好把握,有些人物的褒贬还不好下结论,细思之后就放弃了,于是就想到了秦汉。因为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最多的,更重要的是秦始皇所创建的大秦帝国和稍后汉高祖所创建的大汉王朝,是整个封建社会第一次出现了中华帝国的辉煌时期和中国国体基本架构成型的关键时期。虽然以后每个朝代的政治模式都有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汉朝较多地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上摒弃了秦政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部分,继承了后来历代中国封建皇朝所遵循的基本模式,所以汉代与秦代同等重要,因为它们相隔的时间极短,所以互为一体。人们习惯上都知道秦代和汉代是两个朝代,秦始皇和汉高祖是不同时期的两个皇帝,可是刘邦比嬴政只小了三岁,属于同时代的人。嬴政去世后的第三年,四十七岁的刘邦便从基层任上起兵,此后便开启了刘邦时代,时代也将他推上了历史的前沿舞台。

    春秋战国之时,秦国用商鞅,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而最后领导秦国削平群雄,一统六合的就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此人具有超群绝伦的帝王才智和雄才大略的英雄气概,最后完成了帝国的统一。可是他只活了五十岁,执政近三十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却是相当高的。怎么说呢?他上承千年,下启千年。因为他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战局面,完成了六国的统一,所以他是前秦历史的终结者。但是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确立了封建专zhi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也是家天下制度的开创者,所以他开启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又是新历史时期的起点。虽然说真正的封建专zhi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者是汉高祖,但是秦始皇的开山之功是不可磨灭的。秦国的统一就是把分裂了五百年的华邑各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合,但是整合得不够彻底,帝国很快就又分裂了,诸侯再次出现了混战,直到刘邦称帝,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帝国才形成了,所以历史学家李开元教授称秦汉之际是后战国时代。这个叫法非常有道理,经过汉高祖重新整合的大汉王朝才开始出现了国家的巩固、安定和后来的崛起与强盛。

    后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领袖、谋臣、将相更是层出不穷,他们或运筹帷幄、或波谲云诡、或纵横开阖,其能量之大也堪称是波澜壮阔。况且诸侯国之间纷乱的程度和纷繁的事件几乎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大秦帝国》的作家孙皓晖也说:“春秋战国的时代精神是大争,是强势生存。”那么后战国时代也同样是大争和强势生存。各路英雄同样也是争得彻底,争得全面,争得惊天动地。那个时期各个国家也是人才辈出,名将如云,谋臣如雨。于是各路英雄纷纷出现,他们复仇的烈焰迅速地燃遍了全国,以至于在三年时间里,大秦帝国在倏忽间,就灰飞烟灭。因此中华民族的前圣先贤们和先民们再一次被时代的浪潮卷入了一场无情且又规模巨大的争霸战争中,从而使洪波汹涌,大浪淘沙,昏聩的庸主被无情地淘汰,真正的英雄则跨海而来,脱颖而出,从而绘制出了后战国时代整个社会群英荟萃的历史长卷,也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再一次谱写了绚丽的篇章。

    后战国时代,刘邦最为杰出,可谓是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启明星。他起初以一介亭长,斩蛇起义,而后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起义者的潮流,后来与项羽联手,两路出击,展开了对秦国的大规模战争,最后首先进入了关中,成功地摘取了关中王的桂冠,这为他后来打败项羽,创建延续四百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那个时期的英雄身后就留下了一连串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和聚讼纷纭的千古之谜。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因素,才真正激发了我要完成这部历史小说的初衷所在。那么要将如此震铄古今的历史传奇要用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这一时期的史料又太过简短,所以给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前贤胡适也说:“楚汉与隋唐太短了,若不靠想象力来添加材料,也不能做成热闹的故事。”言下之意,就是要靠添加材料来完成创作。

    添加材料就要靠想象,即虚构情节。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不同,历史典籍是前贤已经撰定的著作,是不容篡改的,研究历史是历史学家的事情,而文学作品则是文学创作者的事情。只要它合乎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作品中根据作者的个人情感与认知来虚构情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傅腾霄所著《小说技巧》,第六章第二节,第一段最后一句说:“文艺家的艺术想象力,可以看成是其艺术才能高低的试金石。”写这部作品,怎样来添加材料?有些材料能不能添加?如果碰到历史学家考证怎么办?他们会说这个故事不存在,那个事情根本就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确实很尴尬。不要说这部作品,就是名著《三国演义》,也有人说:“拘泥历史的故事太严,而想象力太少,创造力太单薄。”当然这个话今天看来还是不够确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