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知易行难  小阁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知易行难 (第2/3页)

加厚再加厚,可这样铸出的炮又笨重威力又小,自然难讨军方欢心。

    一直到美国南北内战时期,一个叫罗德曼的工程师发明了‘内模注水冷却法’,让炮管先内后外的冷却,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只需要在冷却环节将炮管的内模换成空心的,然后用循环水冷却即可。

    可这只是赵昊从书本上看来的理论,离着具体实施还差得远——比如水流速度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热力学发展完善,且有比较先进的测控条件下的十九世纪中叶,罗德曼还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建立起相对比较科学完善的数据体系,赵公子在明代该怎么实现这种量化?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断的反复试错,看看哪天瞎猫才能碰上死耗子了。

    赵昊心中的期许,是五年内攻克这一铸造法。毕竟他有罗德曼没有的优势,只要多多做试验,拿钱堆也能堆出来。

    但革新铸造技术其实只是治标,真正的王道还是革新冶炼技术!

    在另一个时空中,当十八世纪后期,生铁精炼反射炉出现后,英国人可以对生铁液进行二次熔炼,去除杂质,使得铁液更为纯净。英国海军用这种熟铁浇铸出来的大炮,没有一门炸膛。终于彻底淘汰了铜炮。

    可目前泰西诸国的冶金技术和钢铁产量,还都远远落后于大明。大明都没掌握的技术,他们自然也不懂了。

    赵公子对此只知道个概念,具体怎么做,就更两眼一抹黑了。

    其实大明生产‘苏钢’的芜湖铁匠们,早已可以熟练运用灌钢法,控制熟铁中碳的含量。并按照需求制取各种含碳量的钢材。欧洲人直到两百年后发明了坩埚炼钢法,才堪堪追了上来。

    但无论是灌钢法也好,还是坩埚法也罢,都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生产量太小,成本太高。

    所以才会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说法啊。

    总之这个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谁会用珍贵无比的钢材来铸炮?

    不过未来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