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 爱因斯坦已退出群聊(9.8k跪求月票啊!!!!)  走进不科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爱因斯坦已退出群聊(9.8k跪求月票啊!!!!) (第2/3页)



    这个“在结果中并不存在任何矛盾“的新公理系统,可以构成一种新的几何。

    它的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而这个无矛盾的新几何的存在,就是对第五公设可证性的反驳。

    也就是对第五公设不可证性的逻辑证明。

    由于尚未找到新几何现实世界的原型和类比物,罗巴切夫斯基慎重地把这个新几何称之为“想象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在1826年选择公开了这个理论,然后......

    他就被舆论喷成了某个霓虹人的心脏,到处都是窟窿眼儿,堪称体无完肤。

    因为这个理论实在是太挑战当时的认知了,好比后世的香蕉说自己会爆更一周一样离谱。

    直到罗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也就是1866年的时候,非欧几何才被成功翻案。

    罗巴切夫斯基的经历乍一看有些像是小麦,但实际上他比小麦要惨的多:

    小麦后来好歹还担任过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呢,罗巴切夫斯基却遭遇了整整三十年的多方压制。

    他虽然进入了德国科学院,但津贴只在去世后的次月以慰问金的名义收到过一次,令人唏嘘。

    而比起罗巴切夫斯基,还有一个发现非欧几何的大佬就要鸡贼的多了。

    他就是高斯。

    高斯要比罗巴切夫斯基早上许多年就发现了非欧几何,相关理论体系也比罗巴切夫斯基构筑的完善的多。

    但高斯却很清楚这个新体系会引发的冲击,于是他谨慎的思想再次占据了高点,没有选择公开自己的理论。

    直到高斯死后,这些内容才被人从手稿中发现。

    顺带一提。

    和这些手稿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十几种代数证明的方法......

    这些手稿的原本现存于哥廷根西南郊10公里的德兰斯费尔德高斯博物馆,哥廷根大学的官网则能找到扫描件下载。

    不过导致徐云心情复杂的不是高斯把手稿送给了小麦,而是这些手稿会引发的后续影响。

    先前提及过。

    这个时间线的小牛独立完成了微积分的建立,莱布尼茨失去了一项载入史册的荣誉。

    成名后的小牛作为卢卡斯教授在剑桥大学工作了数十年,因此剑桥大学在微积分方面的底蕴,自然也是全欧洲最深的。

    同时呢。

    小麦作为能够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究极变态,数学系未来的扛把子之一,在微分拓扑流形方面的成就自然也不低。

    而后世学过大物和高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微分流形加上非欧几何,这特么的就是黎曼几何理论啊......

    别着急,这还没完呢。

    要知道。

    徐云之前在开学典礼那会儿,已经把电磁波这玩意儿给整出来了。

    加上推导的波动方程,可以说电动力学的核心差不多已经被他构筑完毕。

    更早之前,他还写信给小牛提点了绝对时空观的错误。

    哦对了。

    还有徐云在鼓捣光速测距时优化的旋转镜法,估摸着能让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提早个七八年开始的。

    也就是说。

    在小麦大概四十岁的时候,他的技术栏上会出现这么情况:

    电动力学+黎曼几何+微分几何+光电效应+第一朵乌云都齐活儿了......

    众所周知。

    以常数c不变量,进行逻辑推导,就得到了时空这个变量。

    也就是说.......

    在小麦四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了推导相对论的条件、工具、以及思路。

    换做别人还不好说,可这货是麦克斯韦啊......

    他在四十五岁之前推导不出相对论,徐云当场就把那柄斧头吃掉!

    总而言之。

    徐云原先搞出来的那些事就相当于堆起了一座火药山,看起来很惊人,但在没有火源的情况下就是一堆粉末。

    高斯丢给小麦的手稿,却是一根火柴。

    高斯看似只是轻轻一抛,但它造成的后果嘛.......

    黎曼还能有黎曼猜想撑着,老爱估摸着就得骂娘了。

    当然了。

    以老爱的能力,在小麦这些前人搭好舞台的情况下,说不定会创造出更为惊人的成果也说不定。

    大不了以后要是能见到老爱,尽量保证他的脑子别被人切片补偿一波吧......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对小麦说道:

    “麦克斯韦同学,高斯教授送给你的手稿一定要好好研读,或许能带来什么意外的收获也说不定。”

    “至于你的学业......我还是认为应该跟着法拉第先生读研,债务或许会有其他解决的办法。”

    说完,他便轻轻扫了一圈饭桌。

    由于今天还有其他人在场,所以他有些话不太适合说出来。

    作为后世小麦的曾曾曾徒孙。

    徐云对于小麦的人生经历不说事无巨细吧,至少关键节点都了然于心。

    因此在很早之前,他就在为自己离开后小麦的生活做准备了。

    毕竟这一次的任务核心,便是改变小麦和老汤的命运。

    如今老汤的命运已经改变,小麦的命运则有两个必须要打上的补丁。

    第一个自然是小麦的胃病。

    小麦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胃癌,糟糕的饮食习惯导致他得了极其严重的胃病,最终在48岁英年早逝。

    胃癌这年头没啥特效药,但小麦现在才20岁,好好调理的饮食习惯的话,胃癌基本上不会有复发的可能。

    除此以外,第二个补丁便是小麦的钱包了。

    徐云已经为小麦布置下了一些后手,这些后手或许不能让小麦成为卡文迪许那般富可敌国的富家翁。

    但至少可以让他安心做学术,轻易的负担起一些实验损耗,一辈子衣食无忧。

    随后徐云站起身。

    回到自己床边找了本空白的笔记本,带着纸和笔回到了座位上:

    “来,麦克斯韦,把你的人生规划写下来吧,别太长。”

    小麦接过纸和笔,沉吟片刻,在上面写了句话:

    【毕业后读研,目标留校任教,并且成为科普利奖章的提名人】——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科普利奖章。

    这是由英国皇家科学院设立的奖章,在诺奖开设之前,它与高卢科学院的学院征文大奖并列为全球最高的两大荣誉。

    比起黎曼的目标,小麦的期望显然要更高一点。

    但如果按照二人生前的地位比较,反倒是黎曼反向的奶了自己一口:

    黎曼在4年后便一战成名了,小麦却在毕业后高开低走。

    一位推导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巨匠,居然没有获得科普利奖章,确实令人遗憾。

    随后徐云拿着笔记想了想,将它递到了休伯特·艾里面前,说道:

    “艾里同学,接下来到你了。”

    艾里接过笔记翻开一页,利落大方的写下了一段话。

    待他写完后。

    徐云接过笔记一看,出声念道:

    “顺利毕业,接替父亲成为皇家天文台台长?”

    艾里朝徐云嗯哼一声,表情显得很轻松,笑着说道:

    “我从小就在皇家天文台长大,对那里的感情很深,甚至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家。”

    “所以我的规划很简单,那就是成为那个家真正的主人,能够帮助父亲解决一些麻烦就好了。”

    徐云微微颔首。

    休伯特·艾里的目标不算高也不算低,没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

    用后世的情况比喻,大概就相当于一名水木大学的学霸想成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吧。

    休伯特·艾里在潜力上显然足够,但原本历史中有没有实现这个梦想徐云就不清楚了——他对于休伯特·艾里确实不太熟。

    如果不是姓氏和见面时艾里被孤立的情况,徐云压根就不会往乔治·比德尔·艾里身上想。

    不过考虑到乔治·比德尔·艾里后来成为了皇家学会会长的情况,休伯特·艾里实现期望的可能性应该还是不低的。

    接着徐云又环视了一圈,往边上走了几步,将笔记本递到了基尔霍夫面前。

    他和这位德国人的关系没那么亲近,因此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