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人才储备  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人才储备 (第3/3页)

工大学捐款一千万,等我入学后也会找我募捐,或许香江大学也会找我捐款,到时候也不能不捐吧!”

    这也是现实的问题,中文大学将会是卫东的母校,之前也联系过秋雨公司,想要给卫东一个校董的位置,只是被卫东拒绝了,原本是要在入学后对学校进行捐款的,现在只是提前说出来,两人商议一下。

    阮桃问:“也是捐一千万吗?”

    卫东道:“当然了,要不然别人要骂我了。”

    国人最讨厌这种厚此薄彼的事情,三家大学当然要公平对待。

    阮桃道:“那我联系一下,回头约好时间我们一起去。”

    卫东道:“这次捐款登记易芯科技公司,要是有校董就是你的名义,我还是学生,年龄太小不合适。”

    “让我当校董?这不好吧,我只是个中专毕业。”

    “这有什么?当校董也不看学历。”

    阮桃回到办公室,就通过电话本找到理工学院筹委会,打了电话说要捐款,工作人员瞬间热情了许多,然后约了下午见面再谈捐款的事情。

    到了下午,过海来到现在的香江工业专门学院也就是未来的香江理工学院,地址位于九龙的公主道和红磡体育场中间,只是现在红磡体育馆还没有规划罢了,要等到八十年代才建成对外开放,很多歌手都喜欢在红磡开演唱会,现在后世闻名的港台歌手不是在穿开裆裤,就是还没有出生。

    卫东在路过的时候还有些感慨,等那些歌手明星出道,自己都要四十多岁了,也不知道到时候自己是不是有心无力。

    阮桃见卫东在叹息问:“怎么了?不会是舍不得捐款吧?”

    卫东收敛自己胡思乱想香艳的情景,说道:“瞎说什么呢,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怎么会舍不得。”

    很快来到理工大学的筹备处,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卫东和阮桃来到一间休息室,见到了香港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首届主席唐丙源博士。

    唐丙源博士是苏省无锡人,早年受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bj清华学堂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64年和1968年分别获香港政府委任为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于1947年迁居香港,翌年创立南海纱厂,纱厂在1964年上市时,公司的法定资本和实收资本比当时另外两家上市纺织企业会德丰纺织和南洋纱厂还要高。有“纺织大王”之称。

    唐丙源热心香港的公益事业,他曾出资300万港元捐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大楼,在1968年的时候又参与创立香港公益金,旋获推举出任公益金的首任会长。

    是香港大学校董、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会主席、香港理工学院筹划委员会主席和公益金副赞助人等要职。

    面对这样华商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卫东做足了礼数,客气地寒暄后,坐了一半的沙发。

    唐丙源先夸了卫东创办的东远证券交易所,给香江华人公司发展提供了便利,极大的促进了许久经济的发展。

    卫东道:“您客气了。”

    唐丙源问道:“易先生的秋雨公司也经常对社会团体进行一些捐助,之前主要都是一些中小学和养老院,我听说已经长期形成了制度?”

    卫东说道:“是的,只要公司还在,我们每个月最低将会捐出一百万的现金,或者相应的物资,这个是长期执行的一项政策。

    上午我才听说香江理工学院筹备的情况,所以我决定额外分五年共计向理工学院捐款一千万的现金。”

    捐款合计一千万这个消息太让唐博士意外了,上午收到要捐款的消息,还以为是三五百万,没有想到竟然高达一千万的现金,虽然是要分五年捐出,唐博士也十分理解,一家公司要是一次抽出千万的现金,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势必会影响自己资金的运转。

    唐博士笑道:“真是太感谢易先生的慷慨了,我代表香江理工学院的学子谢谢你。”

    卫东道:“您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唐博士问道:“不知道易先生有什么要求吗?”

    7017k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