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渔家傲 第四十三章四面边声连角起(五)  崇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第二卷渔家傲 第四十三章四面边声连角起(五) (第1/3页)

    刘希尧到底是没有找到机会扔出自己的“玉米棒子”。

    原因不过是他破墙潜行的速度,没有阿巴泰撤退的速度快,等到他快要接近目标的时候,人家早就走了,只留下了一些负责断后的手下。

    光复滦州,孙传庭和卢象升疏忽没有出多少力气。

    讲道理的说,在这种小县城,能够留下差不多两千人的骑兵,已经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然而看着城外的那些饥民,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涌入城中。

    两人就是心意不平。

    明明是一场胜利,却仿佛只是失败。

    他们还不知道,战场只有在敌人的家门口打起来,就算是输了,也不算是会吃多大的亏。

    毕竟瓶瓶罐罐的打碎了,也不过是别人家的东西。

    不心疼。

    “滦州的大部分官员都跟着吴三桂跑了,和永平一个样,没有谁愿意留下来,所以才有了两县的迅速沦陷,只是可怜了当地的百姓。”

    无论是谁看到面前的惨样,都不会无动于衷,卢象升曾经须得就是儒学,什么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的概念早就浸入骨髓。

    曾经他天真的一位,百姓过的不好是因为皇上不好,皇上身边的阉党太坏,从而引起了天人感应,才闹出了天灾。

    可见如今见的多了,整个大明真的像那些先生们说的那样么?

    那可不见得了。

    天灾还能防备,可人祸又该怎么避开?

    “百姓?那些官员的眼中可没有百姓,最多不过是想收苛捐杂税的时候会想到,曾经我也觉得皇上离开了京城,会让江山社稷不稳,哪知道只是跳出了一个烂泥塘。”

    孙传庭当时是被崇祯专门找来训练新兵的,他清楚地知道当时崇祯皇帝一共找了三个人,两人领兵,另外一人则是管理朝堂运转。

    时过境迁,短短的时间竟然让韩爌这位老人堕落成的如斯模样。

    说好的道德楷模呢?

    说好的百官之首,率领群臣呢?

    权利是个好东西,可也不是这么折腾的,难道非得把大明给折腾没了,这些人才心甘?

    “皇上说,大臣们若是觉得面对的皇上碍事了,就可以换一个,若是连续换了好几个皇帝依然碍事,那么就换一个朝代。

    反正不管是谁做皇帝,整个国家还是要他们这些儒生们去管理,所以才有了‘华夷之辩’,也就是说只要那些人承认华夏的文字和语言,就能用华夏的礼教来统治华夏,原本我觉得这个还不错,只有这样才算正统。

    泱泱大国吗,总要表现的大气一点,你才皇上最后是怎么说的?”

    卢象升此时的想法,就是一种意识的思辨,在给他找出一个合适的借口来说服自己。

    孙传庭是军人,可没有这些文人的臭毛病,对他来说领兵打仗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要靠边站。

    “皇上怎么说的?”

    他此时也好奇,皇上会说出些什么,对于崇祯的看法,虽然当时介乎的比较少,可作出来的许多事情总是出人意料。

    “他说啊,什么中国而 夷狄也 ,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那都是在扯淡,我华夏这么大,为何汉人不能是第一等的人,非要和那些夷狄相提并论?然后让那些夷狄壮大起来占据汉人的生存空间?”

    卢象升一开始也不知道生存空间是什么,可现在他已经明白了一些,土地是有限的,土地上产出的食物也是有限的。

    建奴们多吃一口,大明的子民们就得饿肚子。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百姓吃饱穿暖,那就只能让那些夷狄们挨饿受冻了。

    孙传庭目光闪烁,也渐渐地有点明白了卢象升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佛也说众生平等。

    儒家也在讲平等是善。

    可世间哪有平等的人和事,人只要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被分成三六九等。

    汉人这么多人,难道不能分一个人间第一等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话在眼神之中交流。

    孙传庭跟着皇上的机会比较少,卢象升却是在西安府隔了一段时间。

    许多时候听着崇祯皇帝,说起历史上的一些奇怪现象,原本内心的利索当人,忽然就变得迷茫起来。

    反贼是怎么来的?

    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