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承德  大明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承德 (第3/3页)

是人行道,各自一丈宽。

    十丈宽的高质量官道,被皇帝命名为国道,通向各省,适合大规模的运动军队,目前主要是围绕京城向四面八方展开。

    就像一张大蜘蛛网,看着就让人振奋。

    除此以外,最值得称道的是,国道基本采用简易水泥加碎石铺垫而成。

    简易水泥的制作也简单,把石灰石、黏土、铁矿石以及煤碾碎成渣粉,再烧制即可。

    但光是碾碎,在如今来说就是一张大工程。

    幸赖水力摆锤能用,虽然效率低,不够仔细,但却能源源不断的制作水泥。

    最难的,就是烘干。

    水泥受潮会凝固成块,基本就废了,所以水泥中所有成分必须是绝对干燥的,要严格控制含水量,这个不是自然晾晒可以实现的。

    现代工艺是采用沸腾炉对辅料进行烘干。

    如今则需要用鼓风机,使燃料在炉内上下翻腾,仿佛烧开的水,成沸腾状,燃料在悬空状态下燃烧,加热空气,然后用这些高温空气对原料进行烘干。

    这些技术在隋唐,宋元时期都很艰难,但如今却不成困难。

    由此,源源不断地水泥制作出来,

    成了国道的主材料。

    各省内的官道,则名之为省道,乃是国道的支线,链接各府。

    省道的规格自然要低些,也用不到成本高的水泥,其宽约莫五丈,也是遵循国道规矩,左右两行,路边种满着柳树杨树。

    其材料还是以前那样,碎石、煤渣、粘土,夯实而成,简单方便易修缮,但就是容易损坏。

    虽然说铁轨已建,但官道却也要继续,道路这玩意越多越好。

    可以预想到,随着工程兵团的招募,官道和铁轨的修建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十年内把官道扩建至省道,不是梦想。

    “看来工部那里不能省了,得加大力度才行……”

    感慨了一句,朱谊汐忽然发觉,有钱后,花的地方更多了。

    官道,铁轨,河堤,湖泊、运河清淤,陂塘、水渠修护,草原筑城,接下来几年朝廷的花费大头,必然是工部无疑。

    保守估计,一年千万块不止。

    从万历年间开始糜烂的社会维护,朝廷开始得补回来了。

    “哥,这是哪家的勋贵?这车可真漂亮。”

    路边的车队,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偷望着队伍离去,不由得羡慕道。

    “绝对是国公。”宋良轻声道:“上千号人,也只有国公有这排场了。”

    “好了,别看了,继续走。”宋良招呼着队伍,三十来人,十辆马车组成的队伍再次出发。

    “这么好的路,几天功夫就能到密云了。”

    他们这些人,是准备去往草原收购牛羊,以及羊毛等草原特产。

    由于将要过冬了,草原牧民们必须要储存足以过冬的草料,所以自然就宰杀那些老弱牛羊,避免损耗。

    更关键的是,听说朝廷在哈喇河套附近,要修建一座新城,就在密云后卫古北口以东不到百里,距离京城不到五百里。

    这是那些中小商人的机会,一座新城的出现,将会创造不少的商机。

    由于没有携带火器等违禁物,所以只是交了关卡费,一行人出了古北口,眼前就是草原。

    “大哥,这新城叫什么名字?”

    “听说叫承德,承皇帝恩德。”宋良捻着胡子,笑道:“昔日的赤峰,那是察哈尔部的故地,距离朝廷太远,所以就再建一座承德。”

    等他们抵达承德时,这里热火朝天,城墙已经修好,正在挖掘护城河,大量的沟渠也在修建,显然是想将这里变成粮仓。

    而最醒目的,这是一座巨大的寺庙,金光闪闪的佛像高达两丈,让人望而生畏。

    喇嘛们身着僧袍,虔诚的佛音绕耳,让人不自觉地就平静许多。

    大量的牧民们踊跃参与下,佛寺总是第一个建成的。

    寺名承德,皇帝御赐,整个城池也因此得名。

    而对于远道而来的商队,所有人持欢迎态度。

    羊毛,羊皮,各色草原特产,应有尽有,铁锅、茶饼、盐巴也尽被兑换出,车队满满当当。

    不过宋良想要的,却是经营商铺。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