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意在沛公  大明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意在沛公 (第3/3页)

知,江南粮价最贵的应天府,也不过七毫,京师粮价不合时宜。”

    闻听这话,气氛瞬间就安静下来。

    无他,粮食问题无论在何时都是要紧的事情。

    在湖广时,幕府借助于陕商的力量,建立起了粮食行会,聚集了大量的中大型粮商,稳定了粮价。

    随后,又建立了铁器行会,盐商行会,酒醋行会等等,控制着消费品的价格,顺带解决收税的问题。

    等到皇帝入北京后,考虑到行会巨大影响力和垄断性,解散了各种行会,但却出导了粮食指导价格,防止物价飙升。

    在这个粮食决定一切的时代,控制了粮价,就等于把控了物价。

    粮价稳,则万物稳。

    各省都对粮价具有指导价,而京师更是如此。

    这两年来,由于河北、山东陆续恢复了生产,加上南方稳定输出粮食,粮食其实一直是处于阴跌状态,粮商大谋其利。

    粮价不跌,其他物价也就硬挺着,这就让人难受了。

    所以,吕大器的意见是,随时势而变,粮食指导价也要变。

    一个想变,而大部分的朝臣却不想变,想要稳定。

    之所以反对,就是因为粮票。

    粮票是根据朝廷太仓粮食来发行的纸币,如果粮价跌了,那么粮票的价值也就低了,从而使得财政收入减少。

    但吕大器却看到了纸钞的危害:

    它会绑架整个朝廷维持高粮价。

    也就是说,等到朝廷哪天没钱了,就会催高粮价,从而提高粮票的价值,购买力,解决财政问题。

    所以,长此以往,朝廷只会让粮价越来越高,而不会降低,从而演变成了官逼民反。

    当然,绍武朝廷不会如此,但难保后世之君不这样想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赵舒目光一凝,轻声道:“吕公的心思,意在粮票吧!”

    皇帝立马醒悟过来,若有所思地看着吕大器。

    吕大器知道瞒不住,也不想转圈,直言道:“粮票虽好,却遗祸无穷。”

    7017k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