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钱粮之忧  大明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钱粮之忧 (第3/3页)

在太大。

    万万没有想到,真正供养大明的,竟然是北方各省,完全出乎预料。

    而所谓的漕粮,其实也是朝廷用钱来购买湖广的粮食,输送入京,并非想象中的尽江南之民力。

    “这是北方战乱不休的原因所在啊!”

    皇帝感叹一声,心中滋味莫名。

    边军,藩王,贪官,三座大山,足以压垮一切活着的希望。

    张慎言缓缓道:“南方各地的钱粮梳理,刻不容缓。”

    “欠税,瞒税,赋税不公,破家的粮运,以及钱粮两收的境况……”

    皇帝呢喃着,不由得苦笑道:“难,难,难——”

    “不过,再怎么难,也要去做,不然贻害无穷啊!”

    “陛下,可以先易后难!”

    赵舒思虑着,抬头道:“欠税正在敲山震虎,瞒税之事,在于刷新吏治,唯独粮长之制,理应改变。”

    所谓的粮长,就是被迫义务劳动的地方乡贤。

    明初,朱元璋深恨地方胥吏乱征税,就按照征粮的额度,千石左右,就设立一粮长,让他们义务征粮。

    既节省了开支,又杜绝了腐败,可谓是一举两得。

    后来,不交税的人多了,交税的少了,但是税额不变,还得亲自运粮,粮长就成了破家的买卖。

    而且,后来朝廷还把粮长职权给拆分了,有“催办粮长”、“兑收粮长”和“长运粮长”,由一人包揽,变成数人乃至数十人分工。

    权力小了,海赔钱,自然就没人愿意。

    “可没了粮长,赋税又怎么征运?”

    阎崇信小心地问道。

    动则上千石,数十万石,地方衙门肯定很难运送,之间的疏漏有很大。

    “要不,再改为缴纳银钱?”

    张慎言不由道。

    一条鞭法就是以银代粮,后来渐渐被废黜,就是因为粮食太过于重要。

    “怎么说?”

    皇帝开口问道。

    “陛下,南直隶缺粮,但银钱多,可以纳银,而四川湖广等,则粮多银少,则以纳粮。”

    “而且,这些产粮的大省,水运昌盛,运粮也方便。”

    (本章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