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家臣集往  备前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家臣集往 (第3/3页)

但是我计划在不久后正式提出《家臣集往》,要求各家的家主都必须到冈山居住,特别是万石以上的大名格。

    你也知道,关白大人给你们定下的知行是4万石,那么自然而然要遵守本家的规矩。当然,如果你不愿意参与本家的行事的话我们另当别论。”

    其实秀家的“家臣集往”和“镇国家老”制度是互相冲突的。

    秀家既希望万石以上的大名格家老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子低下方便监督,又希望在远国有人可以在自己作出反应之前,替自己暂时做主。

    自古以来,约束下属和给予下属自主权就是两个不能两全的选择,就秀家现在有两个想法。

    其一就是由于镇国家老的特殊性,除了需要在冈山总管政务的户川秀安和参与配合的明示景亲外,其他的家老全部就藩,每个季度回来几天议事。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镇国家老可以更好的行事职权。

    第二个想法类似桃山时代秀吉对于大名集往的要求。即家督必须在大坂居住,领内的事物交由家老和嫡子管理。

    这么做的弊端很明显,历史上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会使得被集往的大名对主家离心离德。

    扪心自问,你作为领主,不能掌握领内事务,成为了空有名头的虚衔,会不会担心家臣在领内造反?

    要知道武士阶级最初可都是公卿家在全国各地庄园的泥腿子管家,公卿家沉迷京都纸醉金迷的生活才使得他们对各地庄园掌控力减弱,最终被土地的实际控制者武士阶级下克上。

    桃山时代,秀吉也要求各地大名到大坂集中居住,那些大名怎么可能不担心家中的领地被那些豪族折腾成什么模样?回去之后领地还姓自己的吗?

    于是在桃山时代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经常有正值壮年而选择隐居的家督,让名义上家督的是儿子去大坂参勤,自己则退回到领地于幕后掌握一切。

    毕竟是隐居了,再出来管理领地的事物,会给丰臣秀吉留下改易的把柄,因此领内的事物名义上是由老家督时代的老臣合议制定,实际上还不是老家督一句话的事情?

    德川家康本人就是这个政治形势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他很明确的知道其中的弊端。

    丰臣秀吉家臣集往的形势根本不能有效的对大名家进行约束,德川家康索性卖个面子,让各地大名每隔一年前来大坂参勤交代半年,以此来强调德川幕府和底下大名之间的纽带。

    要只是身处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藩岛津家,前往东京的单程就得3个月。在沿途要保证岛津作为60万石大名的仪仗,因此每一次参勤都消耗很多,渐渐地,参勤成了德川幕府消耗大名实力的一种办法。

    秀家想了想准备在德川幕府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变更,以要求各家臣来冈山集中居住。

    首先秀家麾下领国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即便是封在最远中伊予久米的龟井兹矩。其领国到冈山的路程最多不过15天罢了。

    因此秀家准备将东伊予、伯耆、因幡三国分为远国,这三国的大名、豪族,不论知行多寡,必须每半年需到冈山参勤交代2个月,算是路程,平均一年有5个月的时间在冈山或者路上消耗。

    而赞岐、备中、美作三国的家臣,他们的路程较近,大部分地区5也就5/6日的路程,因此就必须要分开规划。

    凡是3日内路程的家臣成为近国,与备前领的家臣一样,被严格要求在冈山居住,如果必须要回去处理领地的事物,则需要向秀家或者家老联席会请假。

    而3日以上的路程的家臣,为中国,准许其每季度回到领内管理1个月。

    当然为了保证对豪族家臣的约束性,秀家还准备要求家臣们在回归领地的时候,提前将人质送到冈山的居馆。

    虽然这么说会显得有些薄情寡义,但是这是战国时代必要的防范意识。即便是向秀吉和德川家康也是这么要求的。

    至于镇国家老,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前文已经说过,由于其特殊性,负担着一定的特殊使命。因此秀家准备特许他们在所属领国长久居住,参勤交代规则不管远近一律参照远国标准执行。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