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6 思路  给我加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016 思路 (第1/3页)

    走在回村寨的路上,秦毅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应对大宗师。

    “炼神大宗师的能力果然很强,那种敏捷实在是让人头疼啊……”

    以前他虽然通过各种渠道知晓大宗师的强大,但是一直没有一种确切的把握。

    现在交手过后,他方才理解这种炼神大宗师的强大之处。

    神魂的强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快的思维速度。

    还有的,便是对身体的极其精细的控制能力。

    这两者一相加,就形成了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敏捷能力。

    除了这种敏捷能力之外,在身体素质上,大宗师和宗师的水平其实差不太多,秦毅在交手时并没有觉得大宗师的力量有多大。

    “……嗯……可能稍微大了一点吧……反正我没感觉出来。”

    秦毅又回忆了一下,在为数不多的几次硬碰硬里,大宗师发挥出的力量确实有点高。

    比他交手过的那些宗师武者的攻击力要高上一点。

    “至少把我打得疼很多……”

    总之,大宗师的身体力量也就那样,不足为虑。

    倒是在罡气方面,大宗师的罡气相比于宗师罡气,提高十分明显,差不多有了质的飞跃。

    秦毅和宗师武者比拼罡气的时候,除了意境克制的情况之外,两者的罡气强度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所谓的罡气对拼,其实是与罡气的攻击方式有关。

    外放罡气攻击敌人,一种是配合意境来干扰敌人的精神,让对方做出错误的战术判断,从而抢得先机。

    这种攻击方式是精神与精神之间的博弈,是没法防范的,只能以自身的意志和智慧来应对。

    另一种罡气攻击方式,便是利用罡气的渗透性。

    外放的罡气可以穿透对手的体表防护,直接攻击对手脆弱的内脏。

    这种攻击模式中,大脑、心脏、脾脏等,这些脆弱而又致命器官,往往是攻击的重点。

    当然,也是己方防御的重点。

    在内气境和真气境,就已经有专门的武技来防御这种渗透性的攻击。

    大多数的武者鉴于自身的内气和真气数量不够,往往只是重点防护这些重要器官。

    对于其它器官的保护就有疏忽一些。

    这也就带来了第三种罡气战斗方法。

    这种战术思路的先决条件,也是要把罡气打进对方的身体。

    不过这一次不再主要攻击对手的重要内脏,而是各种神经和经络等。

    不再追求依靠罡气杀伤敌人,而是通过刺激神经和经络等部位,影响敌人的行动。

    使敌方在对战的过程中出现破绽。

    通过这些破绽攻击对手,便很容易奠定胜负。

    在刚才的战斗中,秦毅便是中招了几次,露出了许多破绽,让高壮老者抓住机会,给他造成了不小的伤痛。

    也就秦毅的身体实在是太强,高壮老者没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面对这种攻击,普通武者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在攻击的同时,在手臂、腿脚等会与敌人接触的位置覆盖内气和真气。

    这些覆盖在手脚上的内气和真气,就像是带有尖刺的手套,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还能威胁到对面。

    武者对战之时,谁也不知道那保护手臂的“手套”,会不会突然变成一把“匕首”,刺入敌人的身体中。

    宗师武者的罡气够多,直接覆盖整个体表。

    有的武技,便是借助体表的部分经络,将罡气编织成一层护甲,穿戴在身体上。

    这样就可以防范敌人的攻击。

    优点是十分全面,全身几乎没有防御死角。

    缺点是罡气比较分散,防御能力较弱,没有罡气集中时的那种强大。

    面对敌人打过来的罡气攻击,体表的这一层护体罡气只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为后续的罡气调动争取时间。

    其他人护体罡气的这种缺点,秦毅这个罡气浑厚的人是没有的。

    随随便便就能在周身布置出三尺气墙。

    在刚才的战斗中,面对矮壮老者的罡气攻击,秦毅直接就布置出三尺金光护罩。

    这便是一种罡气对拼。

    这金光护罩面对实打实的拳头兵器可能挡不住,但是对付其他人的罡气攻击却十分有效。

    矮壮老者打出的无形罡气全都被拦截下来。

    刚才一战中,高壮老者也是在接触到秦毅的躯干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nqihaotianmi.org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