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3章:杨集终见客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3章:杨集终见客 (第3/3页)

人:“冯盎字明达,初以门荫,授宋康县令。时王仲宣造反,冯盎遵祖母冼夫人之命平定了王仲宣造反,先帝授以高凉太守之职,此后他陆续平定五州獠人叛乱,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今年迁左翊卫将军。”

    “快快有请!”杨集也知道冯盎,不过他钦佩、敬重的是其祖母冼夫人。这位巾帼英雄精通军法、兼通军政、通晓天下大势、识时务,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政治家。

    据刘方所说,冼夫人每次召开大会之时,都把梁朝、陈朝、隋朝的赐赠物品陈列于大庭之上,告诫族人说:“我历事梁、陈、隋三代君主,用的只是一颗忠诚的心,现在朝廷赏赐物品俱在,这就是我得到的酬报,你们应该牢记我的话,对天子尽赤心。”

    更难得的是,她在世期间,冼夫人生恐各地各族不服王化,所以每当朝廷下了诏书,她哪怕身体有多么的不好,也要亲自带着诏书巡查交州各地,向大家讲解朝廷诏书的用心所在,让大家不要做他想,并让大家死心塌地为大隋效力。

    此外,冼夫人为了改变岭南风俗、改变中原人对岭南“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认识。她请求三朝朝廷派人去岭南派施以教化,一辈子都在岭南“建城邑,开设学校,推广汉学”。也正是得益于冼夫人的倡导和努力,岭南各地各族摒弃了原有的陋习、采用了汉人文化和伦/理道德,终使汉文化成为当地的主体文明。

    其教化之功,功不可没。

    遗憾的是,冼夫人逝于仁寿二年,使杨集没有见过这位巾帼英雄一面。

    当然冯盎也不差,每次岭南有人造反,都是他率军平定。

    不一会儿功夫,刘孝孙将痛冯盎领了进来。

    冯盎约有四旬出头,长得浓眉重目,比较厚的嘴唇很有少数民族的特色,颌下一部乌黑浓须显得极具威仪,他这个年龄正是男人精气神达至巅峰的时候,一袭锦袍穿在身上,使其胸膛、臂膀撑出了曲线,可见其身材之魁梧结实。

    杨集是左右翊卫上将军,冯盎这个左翊卫将军算是杨集的部下,他在朝会、大朝会上见过杨集几次,只不过没有面对面的交流过。见到杨集在雨檐前的台阶下等候自己,冯盎大有受宠若惊之感,连忙加快脚步,上前参拜道:“末将冯盎参见大王,末将贸然来访,还望大王海涵。”

    杨集抱拳还了一礼,伸手相邀道:“冯将军能来,乃是我的荣幸,快快有请。”

    说着,将冯盎引入了花厅,两人分宾主落座。

    冯盎听了杨集太多事迹,且由于来自南方的少数民族,与众人格格不入,在中枢更是不怎么受到达官贵人的待见,哪怕低三下四的上门去拜会别人,别人也是爱理不理的。他本以为恶名远扬的杨集也瞧不起自己,故而来访之前,心中比较忐忑不安,做好了吃一鼻子灰的心理准备。不料见了人,杨集竟是这等客气, 心中的不安也慢慢淡去。

    寒暄了一番,杨集问道:“冯将军,最近在忙些什么?”

    冯盎笑了笑,说了句令杨集大为意外的话:“也没有忙什么,就是与犬子一起为明年科举做准备。”

    冯盎生有五子,自长及幼,分别是冯智戣、冯智戴、冯智彧、冯智戣、冯智玳,他们父子精通汉学,却由于长着少数民族的面礼,在京城之中比较受气。但如是一来,他们的自尊心就被激发了起来。

    冯盎听说皇族子弟去年都参与科考,还取得不错的成绩,深受世人褒奖,于是便打算和儿子们也考一次,让人们知道“蛮夷”比汉人更懂汉学。

    说着,冯盎目光看向杨集,笑着说道:“皇族子弟去年都考得不错,尤其张贴出来的策论文章,内容远比成绩优秀的学子好,也更实在。若是当真排入科举名次,当入上上等。”

    杨集也不问他为什么要考,只是说道:“他们毕竟是皇族子弟,占了先天的优势,多数都知道政治、时势,也接触了许多实事,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实在一些,而学子们不诣世事,经历不多,内容浮华无物也正常。”

    这话不好接,冯盎只是默然点头。

    。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