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5章:李渊夜访卫王府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5章:李渊夜访卫王府 (第3/3页)

但也有很多人是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才。而李孝恭,无疑便是后者。

    李孝恭知道自己要是在「三卫五府」沉淀几年时间,一定可以通过家世、通过李渊的关系外放为将,之后再凭资历一步一步的升迁。但是他不是那种混资历的庸才,所以他便有了「功名祗向马上取」之志,并决定退出「三卫五府」,然后改去前线作战、去前线立功,以个人的能力和军功达到升迁的目的。

    他这个想法得到了李渊、李神通等人的一致赞同,他们非常看好李孝恭的潜力,同时也知道武将与熬资历的文臣不同,武将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行当——

    因为武将虽然是凭军功升迁,可是武将立功的时间却十分有限,一旦过了人生巅峰,其体魄、精力就会下降,再也无法担任前方大将之职;而大隋又是一个名将辈出的王朝,如果潜力无限的李孝恭这么一步步的熬下去,他这辈子根本无法出头、根本当不了大将军。

    然而李渊和李神通等人支持归支持,但他们知道必须给李孝恭找对上司、找对地方;否则的话,李孝恭照样没有立功的机会、照样混不出一个名堂。

    李渊之所以这个时候来拜访,主要是他早就想和杨集好生谈一谈了,他们李家虽然是关陇贵族一员,但是李家实力太弱,不仅没有什么号召力,还长期处于被牺牲的对象,这便使他对关陇贵族、对武川盟没有多少归属感。而在李世民事件上,独孤整和窦威不许他报仇的联合施压之举,更是让他看清了关陇贵族大鱼吃小鱼的本质。

    然而他虽是想效仿宇文述那般「自绝于关陇贵族」,但又没有那种时运,所以他只能把自己定位为间接的角色,在暗中向皇族靠拢,成为皇族的内应之时,获得皇族的支持。尤其是杨集,这可是卫王系领袖、皇族和寒门的代表人之一。如果杨集认可他,那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皇族认可他,给他提供一定的便利,好让李家得到发展的机会。

    不过李渊知道局势十分微妙,包括关陇贵族在内的各大政治势力、以及关陇贵族内部的三大派系都在等待发难的契机,而杨集在这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假如元家知道他来拜访杨集,元家极可能对李家采取不利的手段。

    其次才是向杨集推荐自己的侄子,如果杨集愿意录用李孝恭,那么两者之间,便有了联系的纽带,说起话来,也能减少一些顾虑。毕竟之前,两家没有多少联系,如果贸然说一些敏感的话题,不仅冒昧,而且还容易让杨集多想。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他们叔侄才选择这个时间段登门,而且对外还打着荐才的名头。

    他也不想如此小心谨慎,但无奈,谁让他是弱者呢?

    ——————

    【忽然想到一事:之前,我给书中角色取名之时,有几名读者慷慨激昂、振振有辞的说古代贵族在给孩子取名的时候,必须遵照「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的原则,不管哪个朝代都是如此、必须如此。按照他们的口吻来说,作者们要是不遵照这个原则来取名,那就是十恶不赦、应当诛九族。

    然而事实上,这几个人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就拿隋朝杨家和梁国萧家、南陈陈家、唐朝李家来说,大家各有自己的取名方式,压根就不信这种鬼东西,大家都是觉得怎么好怎么用。

    其中最为典型的无疑是李渊家族,他们在给晚辈取名之时,显得相当随意、觉得怎么好就怎么来。李渊有个名叫李孝基的堂弟,而他的侄子又叫李孝恭,此外还有几个不是同一辈的「李孝X」,若不

    是知道他们关系的,还以为他们是同辈兄弟呢!

    此后的朱元璋家族,更是来了个元素周期表。

    也许这几位说杨、李、陈、朱没底蕴,没水平;但是萧氏又怎么说?人家可是诗书传家的名门世家的呢。

    所以我认为「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只是一个取名的方向,而不是绝对、必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