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3章:大兴纸贵  大隋主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3章:大兴纸贵 (第2/3页)

士子们先是互相传阅,但又嫌不过瘾,就带上钱,徇着封底的东市笔行文翰印鉴字样,按图索骥,来到书店中买书。买了第一册,又买第二册。

    《临江仙》一词,以及什么桃园三结义、孟德献刀、三英战吕布等等故事,更是在京城文坛、国子学、青楼酒肆之中广为流传,人们尽皆津津乐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国演义》的热度也从“高层”慢慢向凡俗,以肉眼可见的迅速向市井百姓下沉。

    “诸位、诸位!请有序排队。”文翰轩门前广场,几名从王府调来帮忙的仆从笑呵呵招呼众多顾客。

    门前的书棚之中,摆着数万册书籍,除了《三国演义》第三册以外,还有《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等十三经,《楚辞》、《汉赋》、《三曹诗文集》、《游记》……

    掌柜站在台阶前,打眼看着外间如火如荼的销售盛况,苍老的脸溢满笑容,这样的销售热潮已经维持几天时间了,前天《三国演义》第二册一经发售,这些顾客就像疯了一般,他们除了购买《三国演义》第二册,还会买些考试需要的书籍,于是他今天便把库存中的书籍一律搬了出来,希望这些人潮顺带把库存倾空。

    自活字印刷术公布天下,各种好书、劣书充斥市场,京城百姓对于考试类书籍的需求,已经慢慢的下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书籍价格下跌。

    独孤敏见书市竞争激烈,便逐步放弃十三经等工具书‘业务’,主打诗集、逸书、游记这一块,而她的“内容”多是出于秘书省七万多类、几十万卷藏书。

    杨坚和杨广苦苦的收藏书籍,就是希望整编之后,这些书籍能够造福天下,让天下寒门冲击士族和贵族,利于天下的统治,所以当独孤敏提出借书印刷的要求,杨广自无不允,除了不适外泄的冶炼术、铸剑术、制甲术等等工技;众多社科书籍,皆借。

    这便导致背靠秘书省的文翰轩不缺内容,每每刊印出一些罕见的书籍,总是被哄抢一空。

    一名穿着奇装异服、脸色黝黑的青年,用一口浓重的巴蜀口音,拱手向一名中书文士问道:“敢问前辈,你们说的卫王是何许人也?”

    周围顿时为之一静,都以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问话的青年。

    青年感到气氛不对,意识到“卫王”是一個自己所不知晓的大人物,连忙拱手解释道:“晚辈爨(cuàn)柯,是南宁州宁州人士,初来乍到,对关中不甚了解。”

    南宁州是一个大州,幅员辽阔,除了云南全境之外,还包括了贵州中西部地区,分为宁、恭、协、盘、尹、昆等等十六个州,其治所为宁州味县。

    早在魏晋时期,被称为南中或南宁州的“大姓”和“夷帅”发展很快,互相兼并的结果只剩下一个爨氏“大姓”集团。到了北魏时期,爨氏又分裂成两股势力,称为“两爨蛮”,即盘踞在南宁州北部和东部的“东爨”、盘踞在南宁州中西部“西爨”。

    开皇初期,实力强大的西爨首领爨翫(cuàn  wán)接受招抚,被任命为昆州刺史,但是到了开皇十六年,他为了实现统一全境的建国野望,反叛大隋,率重兵攻伐亲隋的东爨。杨坚随即任命史万岁为行军总管平叛,史万岁率领数万隋军以及东爨残部转战数千余里,连破西爨夷族三十余部、俘二万余众,诸夷大惧,爨翫再度请降,献上无数明珠宝物,表示愿听约束。

    史万岁说爨翫威望太大,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建议将他押解入京软禁,这样便使西爨群龙无首、自行分裂,利于大隋对南宁州的统治,杨坚觉得这个主意相当好,遂准其所奏。但是爨翫心怀异志、不甘心入京当头大肥猪,便以重金宝贿赂了史万岁。

    史万岁本来是建议抓爨翫入京的人,奈何爨翫给的实在太多了,于是就把他们父子给放了。当时杨秀是益州大总管,得知史万岁受贿,派人责难。史万岁将所得重金全部沉于江底,杨秀毫无证据,只得作罢。

    然而到了第二年,爨翫复又反叛。杨秀再次弹劾史万岁受贿纵贼、致生边患、毫无大臣气节。杨坚下令严查此事,查对属实、将史万岁削官为民,复令周法尚再次平叛。周法尚率军再次把“西爨”平推了一次,然后并遵皇命,将爨翫和儿子爨宏达斩首示众;事后,杨坚撤销了军事性质的南宁州总管府,牢牢的占据了南宁州北部、东部。

    至于中西部地区,杨坚当成了一根肉骨头,扔给群龙无首的诸夷,让他们争、让他们打、让他们相互兼并,每当有强者即将出头,隋军边军又去帮助杀一波,如此一来,南宁州中西部陷入了多强并立的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全部向大隋进贡。

    至于“东爨”,它三面靠近益州,汉化程度极高,也比较温顺,各个部落贵族皆以说汉话、知汉礼、能汉学为荣,加上大隋王朝多次“帮”他们击溃西爨,所以十分亲隋,“东爨”如今的酋长名叫爨伦,被任命为宁州刺史,深受杨坚信重,多次下旨褒奖。

    爨伦没有什么野心,既然无所欲、自然也无所惧,所以他年年都放心的入朝参与大朝会,回去以后,在处理宁州政务之余,努力调解爨人和汉人商人闹出来的纠纷,成了汉、爨最重要的沟通桥梁。

    而这个爨柯便是爨伦的长孙。

    爨柯此番带队前来关中,一是代表年迈体衰的祖父参与迁都仪式,增长见识;二是和另外十几名堂兄弟奉祖父之命,进入国子学深造。

    众人听了爨柯的解释,方始释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要!!!重要!!由于言情小说阁在百度上可能搜索不到了,所以请各位网友们把我们言情小说阁→→→→阅读记录←←←保存到浏览器收藏夹里,打开返回到自己最近阅读的小说页面,以便实时阅读小说最新精彩内容!言情小说阁承诺:所有的小说绝对最快实时更新最新章节,也可以记住我们的域名:www.xianqihaotianmi.org(鲜妻好甜蜜) 谢谢大家的支持!很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